夏天最热的时候被称为“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农谚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该节气一过,下一个就是立秋了。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这个期间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大暑节气的描述是:“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翻译过来就是说大暑是在农历六月中旬,而暑是热的意思,其中热又有大小之分,月初的时候是小热,而到了月中就是大热了,达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一般气温是最高的,而农作物生长也是最快的。但是这个期间在很多地区也很容易出现伏旱、洪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