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十五岁及笄。
在古代不管是平民百姓的女儿还是皇家女儿都是十五岁及笄,及笄的意思就是成年了,一般成年礼会邀请亲朋好友和一些有福之人,而大多数来观看成年礼,一是礼仪问题,二是观看姑娘,这样可以跟自己家的男孩结婚。
古代的成年礼,叩拜祖先和跪拜父母以外,还要找一个福禄寿喜的老妇人给自己簪上簪子,簪子等首饰一戴,这姑娘就是成年了
15周岁。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译文: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礼记·内则》为《礼记》的第12篇。《礼记·内则》等篇可以作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周代的妇女地位。商周妇女地位的比较可以说明,从周代开始,妇女地位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