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笛子一般都有膜孔,它的位置在吹孔与第六音孔之间。膜孔贴上笛膜可以有效提高笛子吹奏时的音色、音量、灵敏度。
用于笛子的膜有苇膜、竹膜等,质量最好的是苇膜。笛膜可在乐器店购买,也可自己采制。
欲充分发挥笛膜的作用,需很好地掌握贴膜方法。先将笛膜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拇指与食指的指肚揑住整块膜面轻轻按压片刻,再用双手拇食二指捏住膜的两端,将膜面前后左右轻轻拉一拉,使膜软熟。
用白芨或桃胶或树胶任何一种沾点清水,轻涂膜孔四周,用指肚抹匀,再用指肚轻按一下膜孔,用左手拇食二指捏住笛膜一边,贴在膜孔一侧,随即用左手拇指压住笛膜,然后右手捏住膜的另一边,稍稍用力拉一拉,出现皱纹后贴到膜孔另一侧及膜孔周围,并用双手将膜面拉出与笛管竹纹垂直的细而均匀的皱纹即可。
无膜孔笛子目前已很少见,原因是它的音色、音量及灵敏度远不如有膜孔的笛子,或将被淘汰。
膜孔是竹笛的震动核心,也是发音清脆、婉转、响亮的原因。没有膜孔的笛子也能吹响,但是不会那么好听,因为它的震动是竹子本身,所以不会发出灵敏声音。
这一点,在膜孔贴上胶布代替笛膜,就能很好地对比出来,如果省略膜孔,更会对比出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