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韩信的死告诉我们的道理)

韩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韩信的死告诉我们的道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1-14 04:52:03

韩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韩信的事情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天朝,臣子不应把自己的本领和能力估计过高,否则就极有可能被打成乱党或者扣上谋反罪名。研究历史的人如果搞错这一点,就会堕入错觉,看偏天朝的历史传统。

韩信作为封疆大吏,被封为淮阴侯,职务很高,实权却全部要通过别人来授予。在韩信之前就不断劳苦功高的大臣不幸被刘邦剪除。可以想见,功臣被诛不论在朝野来说,都会造成不小的轰动和各种影响。

当然,臣子被诛的负面影响向来都是短期的,很快就会渐渐淡去,直至消失。对整个天朝的全局来说,臣子的折腰不会影响整个帝国的前进和发展,当然罪名向来是可以随手拈来。换句话说,再牛逼的功臣,有着再大的功劳和再高的权位,都不会变成他的“免死金牌”。相反,越是有威望者,就越容易被帝国的一号人物视为眼中钉。自古至今,许多劳苦功高之人,显然都对这一点缺乏真正的认识,或者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兢兢业业就可以避免被诛杀。

当然,古代的惜才怜才之风,特别是楚霸王时代的“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义字风尚,让诸多大臣以为,他们若是遇险,必然撼动整个统治阶层,引起功臣普遍的哗动。这都是过高估计了功臣一词对于一号人物的影响影响。即便此类诛杀大臣的事件,在事后经常引起朝野的议论很震惊,但是帝国依然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变化,政局早已稳定,不会有任何变化。

韩信多年南征北战的功劳与劳苦是所有人都清楚的,刘邦自然也心知肚明,但是刘邦并不希望让百姓认为,天下是韩信打下来的,这直接影响和伤害到了刘大哥的尊严和权威。实际上,肯定韩信的功绩和因为功高震主而诛杀韩信这件事,也一直都在刘邦的计划之内,只不过时辰未到。

当然有人会认为韩信之死完全是吕后趁刘邦不在而为之,并非出自刘大哥的主观意愿,这完全是高估了吕夫人的个人权力,皇后的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凌驾于皇帝之上。吕后只不过是做了刘邦一直犹豫要不要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韩信对我们的启示是:

一、吃饭问题要靠自己。现在很多没有韩信的才干,天天靠别人接济过日子,这样的后生不少。

二是不能太相信萧何了。人对旧人没有警戒心理,这是不好的。这样会吃亏的。了解的基础是信任的前提。

三是当好岗,不能幻想别人给你额外的好处,心中对自己成就沾沾自喜的人,容易中了别人的圈套。

四是当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时候,你的未日就来临了,要学会当好团队中一员,而不是带起团队就是一片天,这等于给自己挖坑。

五是每个人的才干不能用一辈子,将兵才干在韩信手中是机也有危。物极必反的道理要熟记于心。

六是贪功必自亡,人要学会放下,昔日的辉煌难敌今天自身的威名带来的负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