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原则是谁说的(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决策的原则是谁说的(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1-14 05:17:09

决策的原则是谁说的

决策理论名词解释:①(theoriesofdecisionmaking)对作出推理或结论这一决策过程及其特点进行描述、解释或预测的一系列理论。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种理论:(1)行为决策理论。由心理学家W.爱德华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以贝叶斯统计学为理论框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际决策过程中的决策行为。一面根据实际数据,描述偏离最优先决策方式的行为,一面根据任务特征和决策者的心理因素等内、外条件解释这种偏离行为。

(2)心理决策理论。继W.爱德华行为决策理论之后,由心理学家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

试图找出决策者偏离理性的最佳决策原则的心理原因,特别注意决策者的感知、记忆过程以及各种经验对于有关事件发生概率与效用的估计的影响。

(3)社会判断理论。来源于布伦斯维克有关知觉的研究,经哈蒙德扩展到有关人类判断和决策的研究。强调环境与决策者认知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主要涉及不确定条件下的学习、人际学习、人际冲突和群体判断与决策诸方面的研究。

(4)信息整合理论。由N.安德森在心理物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

将决策视为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的认知过程。注重运用所谓“认知代数”研究和分析人类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活动。研究侧重于采用心理物理测量法,测定各种社会判断和决策活动,寻求人们在决策判断中的信息整合规律。

(5)归因理论。心理学家海德在有关社会知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旨在说明人们在对决策问题与情境作因果关系推论或判断时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即如何把事件的原因归诸人或情境因素,是一种有关判断和决策的理论。

心理学家库克拉于70年代末进一步考察成就情境中认知归因与判断的特点,提出“选择的归因理论”,从而把认知特征与成就动机方面的因素相结合。

②(decisionmakingthe-ory)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之一。强调职业发展是职业抉择的历程和解决职业选择问题的历程,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增进当事人的决策能力。主要代表人物有伽列特、美国学者杰普森和凯思等。

决策的原则

决策是一门科学,如何做好准确的决策分析至关重要。“理性决策论”也叫科学决策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古典经济理论学派理论,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对此,美国决策理论大师西蒙提出了批判意见,提出了有限理性论和满意原则:由于信息、时间、认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人的理性有限,现实中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所以由于知识和处理能力有限,人们总是随遇而安,即遵循满意原则。

所谓“满意原则”就是选择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决策目标追求的不是使企业及其期望值达到理想的要求,而是使它们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实力得到增强。

②决策备选方案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达到能够满足分析对比和实现决策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能较好地利用内部资源。

③决策方案选择不是要避免一切风险,而是对可实现决策目标的方案进行权衡,做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