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其外必先安其内出自哪里(攘其外必安其内)

攘其外必先安其内出自哪里(攘其外必安其内)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21 17:32:10

攘其外必先安其内出自哪里

“攘其外必先安其内”意思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此句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使用举例:“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

后被民国时代蒋介石引用作为当时的国策。

春秋时期,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提出口号“尊王攘夷”,先“安内”以“尊王”,而后才能“攘外”。

西汉时期,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晁错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鼓励农耕、致力本业和守边备塞以及削藩上。结果,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北宋初年,面对国内未平和辽国威胁,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这可能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出处,当内外交困, 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 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攘外必先安内的首要条件是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那么政权将会不存在。

盲目攘外和安内都是不可取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