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包括(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的意义是什么)

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包括(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的意义是什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1-07 18:22:32

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包括

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培养体力、脑力全面发展的人,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一个核心观点。将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培养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教育部制定了第一个《教学大纲》,对劳动技术课和生产劳动课就有专门的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劳动形态发生变化,社会上轻视劳动、坐享其成的思想有所抬头。因为劳动并不属于升学考试范畴,所以学校将劳动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点缀,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致使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导致一部分青年学生轻视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

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意见》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的要求,让学生在劳动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使其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明确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的梦想。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培养道德情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锻炼身体,提高审美,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强调手脑并用、知行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比,目前劳动教育仍是短板,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窄化、泛化、异化等问题,有的学校把劳动技术教育等同于劳动教育,在课堂里“讲”劳动。或者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就要劳动,使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得不到体现,反而使其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额外负担。

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解决,将影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阻碍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实现,影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引导大中小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科学地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转变育人方式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劳动教育至少有三方面价值。

1.培养有崇高理想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寓理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认清劳动的本质、理解劳动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学生认可劳动、主动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加强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熏陶,为学生提供依靠劳动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价值典范。努力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怀,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习惯,在劳动体验中涵养德行、升华人格,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和综合育人功能。

2.培养有专业本领的时代新人

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门类更加多元,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劳动新业态、新样态日渐增多。时代的发展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既为大中小学生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全面提高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时代劳动教育把劳动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深刻印证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兴邦”的道理。广大学生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新时代劳动教育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强调以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相关的知识、技能、思维等的学习,“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做到学思用有机结合,提升本领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未来奠定基础。

3.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依靠劳动为人类谋福利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思想。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新征程上,每位大中小学生都是书写者、创造者。《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描绘了设计蓝图,引导大中小学生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及职业体验和各种实习实训,在实践中学习,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意见》明确要求,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理解新时代、适应新时代,才能引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精准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中小学生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应然之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