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苏”是古代江南地区苏州城的古称。据传在汉武帝时期,皇帝到此巡游,看到这里风景优美,便赐名“苏州”。而“姑苏”这个名称则源自于一则传说,相传当时苏州城外有一座山峰,山上有一位道姑,每当夜幕降临时,她就会播放悠扬的琴曲。这个故事在当地传播开来,人们就以“姑苏”之名来称呼这个城市。自此以后,“姑苏”这个名称成为了苏州城的另一种称呼。现在,“姑苏”已经成为了苏州的标志之一,代表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姑苏,就是姑苏山,在今天的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竣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并取得胜利,灭掉了吴国,据说越国大军就是从姑苏山登陆的。后人很多咏姑苏台的诗,其中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就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唐人韦应物有《姑苏台》诗“荒台野草春,曾是繁华地”等等。
当然啦,也有很多地方都带“姑苏”两个字,比如姑苏行,姑苏蓝氏等等。姑苏行泛指江苏一带的山水景色,而姑苏蓝氏则是指古时候的一个大家族。
所以,“姑苏”这个词的意思是复杂的,既指一个地理概念(即姑苏山和姑苏台),也可以是一个历史和文化概念(即姑苏文化和姑苏人家),还可以指一个家族或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