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寓言故事及道理(伊索寓言中说明不自量力的故事)

不自量力寓言故事及道理(伊索寓言中说明不自量力的故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1-07 20:54:55

不自量力寓言故事及道理

启示道理:要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自大,要踏实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