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挡和手刹的工作原理(p挡和手刹的图解)

p挡和手刹的工作原理(p挡和手刹的图解)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1-14 04:43:28

p挡和手刹的工作原理

手刹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动蹄片与制动轮毂或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夹紧来实现驻车。以下是关于手刹的一些其他的介绍:

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与制动器的原理不同。

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不可恢复,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

P档原理:当换档操纵手柄位置置于该位置时,停车锁止机构将变速器输出轴锁止。P档时传动轴被在变速箱内被部分锁死,所以此时平地上不踩刹车,车辆也有一定制动力。

P档是一个通过将变速器输出轴部分进行机械锁止来达到固定车辆目的特殊空档,其功能就是停车后的刹车,防止车辆发生移动。

P档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自动档汽车持久安全的坡道停车,这也是整个自动挡轿车界里P档的关键作用所在。当车辆停在平地时,无论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的轿车都只需使用手刹就能长时间将汽车稳固在路面上。如果在坡道上停车,手刹的制动负担就非常大,与刹车有关的弹簧和钢丝会随时间而变形,若彻底失去制动力将导致溜车。

扩展资料:

自动挡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的全自动变速器是通用汽车公司在1940年代生产的Hydra-Matic,这台变速器使用液力耦合器(而不是液力变矩器)和三排行星齿轮提供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Hydra-Matic最初被装于奥兹莫比尔汽车,而后凯迪拉克和庞蒂克也采用这种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最重要的改进是在二战期间,别克汽车为坦克开发出液力变矩器,有助于避免坦克在战场上因换挡不慎而造成引擎熄火,到1948年,这种液力变矩器与其它部件结合成为液力变速器而定型成为现在通用的自动变速器。1968年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率先在自动变速器上使用电子元件。

1970年代,美国每年生产的600万~800万辆轿车中,自动变速器的装备率已超过90%。2015年本田汽车率先发表十前速自排,2016年福特和雪佛兰车厂也先后推出十前速自排,挡位愈多每个挡位之间的齿轮比落差愈小,可减少换挡震动和减缓升挡时扭力衰退的时间,或在最后几个挡位使用更省油的齿轮比。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