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验一下。首先将食用油倒进锅中,点火。3分钟后,油锅开始冒烟,温度是285摄氏度,5分20秒后上升到440摄氏度。随后,油锅中冒出大量白烟,接下来迅速转化成黑烟,开始燃烧。仅仅20秒后,火焰蹿起到1米多高,倘若是在厨房,想必早已能引发火灾。
立刻倒入一碗食用油,当食用油倒入油锅时,油锅里的火竟熄灭了。这一实验结果和大家常说的“火上浇油越烧越旺”不相符。再次进行实验,倒入的食用油用量为第一次的一半,结果火再次熄灭!
火上浇油也能灭火,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神奇的事情呢?事实上,食用油在加热的过程中,油锅表层能够产生油蒸汽,当油蒸汽达到可燃温度400度后,就会开始燃烧,也就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白烟。
日常生活中,在常温下的食用油,直接用火点是没办法使其燃烧的,因为温度没有办法达到400摄氏度。试验过程中,在已经引燃的油锅内倒入温度偏低的食用油,实际上就是把油锅中的温度降低到了400摄氏度以下。失去了引燃条件,起火的油锅自然就被熄灭了。
油锅一旦起火,很多人会就近取材进行灭火,情急之下有些人还可能会选择用水来灭。那么,用水来灭火,效果会如何呢?当水一遇到火焰时就迅速炸开,升腾的火苗足足有两层楼高。因此,当油锅起火时,是一定不能用水来灭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