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有可能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去餐厅吃饭,用了团购,你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数据就共享出去了;
你查看新闻客户端,你的年龄、阅读喜好等也共享出去了,你看完新闻后评论一番,你的性格都可能让别人猜到;
你用滴滴出行,你的经济情况、居住区域等数据也共享出去了......
当然,你的姓名、手机号码这些,共享了没有呢?
收集到信息的各方都会说“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但谁能保证呢?
期待国家尽快立法,对大数据中涉及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
那样,才能让大家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免除隐私泄露之忧。
大数据能让你的“网络信息”产生价值,从“小”的方面来讲,这些价值可以卖给相关APP,所以我们经常打开某APP,首页就给我们推送“心目中的产品”;从“大”的方面来讲,大数据能加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真要讨论起来,我认为大数据的恐怖在于“知道的太多”,在这个前提下,它绝对能“先下手为强”,幸运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有限,如果人工智能脱离控制,诞生自己的意识,再配上恐怖的大数据,科幻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