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发展方向
(1)动力锂电池方面,在乘用车方面,国外以改性锰酸锂和三元锂电池为主要材料。在国内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要材料,但由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目前趋势转向三元锂电池。
电动客车方面:由于客车体积大,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电池来解决,客车每天行驶里程长,充电次数相对较多。磷酸铁锂是安全和生命周期的最佳选择。
(2)负极材料发展方向。
由于石墨技术成熟,稳定性好,价格优势明显。与天然石墨相比,人造石墨价格更高,但一致性更好,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
(3)电解材料的发展方向。
电解液由电解锂盐、高纯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组成。电解液的锂盐主要是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40%。总电解液约占锂电池成本的10%。
(4)隔膜材料的发展方向
干法工艺相对成熟,国产化率高,在当今锂电池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湿法工艺生产的隔膜性能更好,随着陶瓷涂层技术的成熟,干法工艺的整体状况将受到挑战。
纳米锂电池:充电时间大幅缩短
世界上最快的特斯拉超级电站,仅需40分钟就能充电80%,但这和纳米锂电池一比就不算什么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发明了一种基于纳米管的新型电池,能在2分钟内充电70%,其使用寿命长达20年。但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这项技术要普及恐怕还需要好几年。
锂空气电池:蓄电量倍数提升
锂空气电池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只有200 Wh/kg左右,而现有的锂空气电池已经达到500 Wh/kg,理论上的极限是12k Wh/kg,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IBM公司很看好这项技术,发起了“电池500”的项目,也就是将续航里程提升到500英里(即800公里)。
固态电池:更轻便,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