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的段位与级别简介
柔道共分为十段五级,以腰带颜色来辨示段位。由初段到五段的腰带为黑色,六段到八段为红白凸间,九段到十段为红带,一级颜色分别是:咖啡色、蓝色、橘色、绿色、黄色。
段位
柔道依选手的水准有分段位,通常以腰带的颜色来分辨段位的高低,未入段的新手为白带,一到五段为黑带,六到八段为红白间隔带,九到十段为红带。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到达红带的地位,但是在
大型运动会上为了便於分辨,往往规定一方系白色腰带、一方系红色腰带。
柔道可分十段五级,五级最低,十段则代表无人可及的最高境界。
柔道裁判以主审一位,副审两位共同裁决,主审的判决如与两位副审不同时,以少数服从多数判决之。比赛时间不得少於3分钟,也不能超过20分钟,时间到的时候,现场会响起铃声,这时如无特殊状况,主审就会宣布 "时间到" ,并根据纪录资料与两位副审共同商议以判决胜负。结果揭晓时,主审会要求参赛双方回到开始比赛的原位,然后将手指向其中一方,表示获胜?
嘉纳创建了段位制。段位分15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为:5、4、3、2、1级;初段、2、3---10段。5、4级为白色腰带,3级到1级为褚色,初段以上为黑色。1930年,腰带的颜色从6段到9段改为红白斑点之带,10段则为红带。
柔道成型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性体育竞技项目是20世纪50年代。嘉纳治五郎1939年逝世,讲道馆的后继者主动进行改革,使柔道成为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运动竞赛项目。如体重分级的采用;判定胜负方式的改革等等。日本国内的柔道比赛,开始是不分体重级别的,但为适应国际比赛,在世锦赛与奥运会的柔道比赛中均采用体重分级。
1949年,欧洲成立了柔道联合会。1951年7月,由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柔道联合会。1956年,第一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1964年,男子柔道在东京奥运会上首次被列入正式项目。1968年奥运会上,柔道项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3年柔道项目正式列入我国竞赛项目。全世界有19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柔道项目,并加入了国际柔道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