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有什么特别的风俗文化(赤水有哪些好耍的地方)

赤水有什么特别的风俗文化(赤水有哪些好耍的地方)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03 10:23:05

赤水有什么特别的风俗文化

赤水河流域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融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在首批列为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83个项目中,就包含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竞技类8个:仡佬族高台舞狮、仡佬族打篾鸡蛋、独竹漂、仡佬族抱蛋、仡佬族打欢喜团、采月亮、五马棋、余庆龙灯;民间舞蹈类4个:黔北花灯、矮人舞、仡佬族踩堂舞、打杯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一批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体育项目,如芦笙舞、摆手舞、唢呐、锣鼓、竹马、脚竹杆舞、滚山珠、爬花杆、打陀螺、打钱杆、走高跷、扭扁担、比竹笛舞,等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节日里,吃月饼这一习俗是华夏大地从东到西、从南至北的人们所共同所有的。而在黔北川南交界的赤水地区,中秋节除吃月饼外,中秋节早上要打糍粑,晚上还有“耍香宝”活动。吃糍粑、耍香宝的习俗,不知起于何时,也不知是赤水地区民间固有,还是外地传入。赤水地区最早一部地方志《仁怀厅志·风俗》也未载此俗,黔北地区由清代大儒郑珍编纂的一代名志——《遵义府志》的“风俗志”只记:“八月十五日,少年或摘瓜送艰嗣者;饮燕,以为娱乐。”也没有吃糍杷、耍香宝之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遵义地区各县市编纂的新方志“风俗”中,除《赤水县志》有六七十字记有此俗外,其他十多部志书均无记载,因此,可以说吃糍杷、耍香宝之俗在黔北地区仅存于赤水一地。

在过去经济社会不甚发达的年代,生活在赤水地区的人们整日忙于一家大小生计,文化娱乐活动仅局限于春节耍龙灯、唱花灯,端阳节划龙船、抢彩,虽然十分热闹精彩,但对于那时的孩子们来说,只能作壁上观,只有在旁边观赏和窜上窜下之份,无缘亲自参加进去。平日的孩子们的娱乐游戏也只能三五人、十来人“办姨娘(儿)”、“叠子(儿)”、“藏扪(儿)”、“跳趟趟(儿)”、“打蛇抱蛋”、“靠架(即摔跤)”等。只有到了中秋节晚上的“耍香宝”,一个院子、一条巷子、一条街道的孩子们才聚在一起共同玩耍,“耍香宝”也就成了那个时期孩子们的较大型游戏娱乐活动。因此,在那些物质条件相对贫乏的年月里,吃糍粑月饼,虽然是孩子们盼望多时的美事,但中秋夜“耍香宝”更是孩子们心驰神往之重要活动。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