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氏家族的起源(古氏起源分支表完整图)

线氏家族的起源(古氏起源分支表完整图)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05 07:44:47

线氏家族的起源

线姓起源:

1、见《姓苑》。

2、清满洲人姓。

3、傣族姓。清时云南潞江县土司姓線,本姓宝,傣语呼宝为線,因而姓線。

4、回族姓。

线姓名人:

線荣,元大德间县尹。線雍,明时山东日照人,洪武中任分水县知县。

源流一

“线”通缐,凡线姓的都是缐氏家族的后裔,这一点勿庸置疑。而字典里的献、宪、羡姓氏有可能是缐的误写,有待考证。

源流二

缐氏家族的起源,云南很可能是缐氏家族的根基,一部分留在当地,一部分往北进驻甘肃、陕西等地,一部分往东和东北迁徙留在江苏、河北一部分、留在沈阳一部分,然后又以这些地区为根基向四周扩散,形成了多者上千人,少者几十人的聚居地。

源流三

源于赐姓。保山潞江安抚司使缐氏原姓曩,缐司使的老祖宗曩壁法在元朝是潞江土著民族的一个头目.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下了金齿(今保山),曩壁法即归顺明朝,被封为潞江长官,于永乐元年(1403年)设立长官司,永乐二年明廷发了"参军"大铜印;永乐九年,曩壁法的儿子曩鄂法将一些马和珍贵的特产朝贡后,加封为"安抚司",发了印信(件),曩壁法的儿子曩鄂法死得较早,便传给了孙子曩旧法;正统元年(1436年),旧法派其弟曩贯朝贡,向明英宗朝贡品中有一颗绿宝石,明英宗问这是什么?曩贯不懂汉语,通师告诉他英宗问你这个绿宝石从哪里来?曩贯即答:就从怒江里用线套起来的,尔后英宗赐姓为"缐"("绿宝石").曩旧法即改成缐旧法,这就是潞江安抚司官缐氏的由来.……

源流四

 满族老姓包括:鄂罗氏。此外,清初正白旗汉军、正红旗汉军里都有“线”姓,如线国安、线国烈等。鄂罗氏:世居长白山地方。这个姓氏只有镶黄旗有,而且是包衣,是一个很小的姓氏。倒是汉军里的“线”姓,是个比较大也比较显贵的家族,随清军入关时,不少家族成员因军功而得到世袭的爵位。比如三等伯线国安,二等轻车都尉线承烈、线堪,三等轻车都尉线应凤、线玉元等。

历史资料:

明镇国将军缐氏墓志铭 

缐氏族墓群座落在兴城城东稍偏南12华里的钓鱼台镇,首山东麓尖山子阳坡耕地内。1977年5月4日,为该村农民挖鼠洞时发现。整个墓地已被破坏。从被破坏的32个墓坑看,均为土坑木椁木棺墓,有的墓圹是白灰打底,墓圹严重扰乱,残,人骨、葬具均已腐烂,散在墓群区内。从群众手中收集到的随葬品有:金丝带卡一件;金丝葫芦一对;金花两枚;“大明通宝”金帛钱五枚;仿汉铜镜两件;“开元通宝”、皇宋通宝铜钱十一枚,并先后清理出六合较完好的墓志。

 

    这些墓志是:明“镇国将军”缐纲、其子缐镇及其夫人张氏、高氏、刘氏和缐镇孙缐补衮的墓志。从这些墓志的纪的来看,最早是缐纲墓志,为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葬。最晚是缐补衮墓志,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葬。先后44年间四代墓志。六合墓志的志文达5700多字,载有缐氏家族五代世系和明朝中晚期的辽东边事战情。

 

    缐氏家族正处于明朝中晚期的动乱年代。当时,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朝廷奸臣严嵩横行,沿海倭寇经常侵扰,北方民族频繁进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值此动乱之秋,缐氏家族祖孙四代却能为朝廷镇守辽东边陲达半个世纪之久,所以深得朝廷信任,钦赐其家四代为“镇国将军”。

 

    缐氏家族墓志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距今五百年前,明朝中晚期的政治、军事形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葬俗葬制等情况。从墓志铭的形制、铭文、撰写、镌刻等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这些为研究明史及我国北方民族史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

 

    缐氏的后裔当为此而荣,毕竟这是保留最完整,最有据可考的历史资料,也为缐氏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宝贵的脉络。望各位缐氏后裔搜集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共同参考,共同借鉴,以便找出缐氏的根及其各种分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