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席拱手谢"是一种古代的礼节表达方式,其中“避席”和“拱手谢”分别有特定的含义。
首先,"避席"在古代指的是离开座位,站起来以示尊敬。在古代,人们没有椅子,而是坐在席子上,当需要对某人或某事表示尊重时,就会离开自己的席位,这被称为“避席”。例如,《孝经》中记载了曾子在听孔子讲课时接到提问即避席而立的故事,被视为尊敬师长的行为。
然后,"拱手谢"是一种传统的礼仪动作,通常用于向别人表示感谢或道歉。这个动作包括将两手合拢,举至胸前,微微低头,表示敬意和感激之情。
因此,"避席拱手谢"意味着离开座位,站起来,并做出拱手的姿势,以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礼节在古代非常常见,尤其在尊师重道、敬重长辈等场合。
避席拱手谢曰中避席意思:离开座席(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