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典故你知道吗(典故故事儿孙自有儿孙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典故你知道吗(典故故事儿孙自有儿孙福)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22 01:10:10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典故你知道吗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罗秀才,他家境贫寒,考场失意,不得已离乡背井去他乡当个教书先生。

几年后,他回乡探亲,看到自己七岁的儿子,就想考考孩子。

于是他出了几个很简单的词语,让儿子作对子。可是孩子没有学过对子,对的对子都风马牛不相及。

他感叹道自己的儿子怎么就如此蠢笨。

罗秀才心灰意冷,不顾家人劝阻,出家当了和尚。

他的妻子给孩子请名师,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没想到他的儿子很争气,居然一举高中成了状元。

出家的罗秀才很是高兴,回家想见儿子,可是家人不认识他,还以为他是化缘的和尚。于是他在墙上写了这首诗。

他写这首诗真是洋洋洒洒啊!他去当和尚对儿子不管不顾,如果不是妻子让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怎么会有儿子的今天的成就。

我宁愿把这首诗理解为,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潜力,家长自可放宽心,没必要当牛做马为孩子操劳过度。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该管制就管制,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愚公的老人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来搬走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他的儿子、孙子和子子孙孙都加入了这个行动,将山移走。愚公坚信,虽然他不能亲眼看到山被移走,但他的儿孙们将继续这个任务,最终达到目的。

后来,这句话中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演变成了一个谚语,意味着儿孙们有自己的命运和福气。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念,即长辈不需要为子孙们的未来操心,相信他们有能力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子女独立自主精神的一种鼓励。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