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比如一张饼,到了饥饿的人手里,价值就能发挥到最大。
阶段一:原始社会
几百万年前,人类没啥追求,天天想着怎么吃饭,谈不上经济,像样的活动就是采集和狩猎
不过人类很快就收到了上帝送来的礼物—种子,于是人类从到处追长毛象,变成了搞种地,搞农业。这就是农业革命
阶段二:农业经济
人类开始种植粮食,还学会了使用工具,这就是最早的生产力。渐渐的人类不但能吃饱,甚至还有了余粮。
这些余粮就是大家的财产,也就是大家手里的资源。但每个人手里的资源不一样。
于是大家就开始物物交换,之后东西也变多了,交换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这就是经济的最基础行为:交易
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分见于不同的思想家,但从综合来看比斯密《国富论》更完整系统,包含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的所有萌芽;从人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包括斯密《国富论》在内的所有西方经济学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抽象发展。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和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建构人类一般的科学经济学体系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