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物地面安全穿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个人措施)

保护野生动物地面安全穿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个人措施)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3-10 17:25:50

保护野生动物地面安全穿行措施

(1)标志牌

  道路运营以后,在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区域,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牌,提醒车辆驾驶人员减速慢行、禁止鸣笛、注意避让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安全、顺利完成迁移(徙)创造有利的通行条件。

  (2)漏斗形诱导围栏

  为了便于小型野生动物寻找动物通道位置,通常在野生动物通道出入口设置围栏,围栏成漏斗形环绕野生动物通道两侧,引导动物通过野生动物通道。

  (3)防护网

  道路运营后应在野生动物分布密集区的两侧设置防护网,以降低车辆与野生动物相撞的机率,防护网网格一般为2 cm×2~4 cm×4 cm,在顶部安装金属倒刺,防止野生动物爬越防护网。为了避免野生动物进入围栏而无法出去,可以在围栏里面修建一个土坡或者在围栏上修建一个只出不进的单向门[37].当隧道上方有利于野生动物通过时,为防止野生动物从隧道口坠入,在通道出入口的峭壁上应设置防护网。

  (4)信息引导

  利用野生动物对气味、声音等敏感的生物学习性,设置与野生动物通道相配套的引导装置,使野生动物逐渐适应并利用动物通道迁徙(移)。

  (5)植物引导带

  在桥梁下方或隧道上方设置植物引导带,植物引导带通常由灌木及小型乔木组成,引导野生动物通过动物通道,也可以在通道附近修建野生动物饮水池或盐带,诱导野生动物利用动物通道通行,从而降低野生动物对人工设施的应激反应,尽可能缩短其适应时间。

  (6)法律措施

  将法律强制措施与野生动物保护结合起来,达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目的,例如欧洲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在公路野生动物出没频繁的地段须设置限速牌,一般限速标准为30~50 km·h-1[7].

  (7)野生动物通道监测

  道路建成运营后,应对野生动物通道开展科学监测,监测方法通常有足迹监测、自动摄影、直接计数、摄像监测、无线电遥测、标记重捕等,评价野生动物通道的效果,对通道进行优化完善,达到合理、有效的目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