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下一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释义:天长地久这样的事情也会有结束的时候,这种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原文(节选):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 . .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