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用天文望远镜探索到的宇宙大小,并不是真的的宇宙,这是怎么回事?
不管是哪种天文望远镜,光学的也好,射电的也罢,都得依靠宇宙中的电磁波。
我们能探测到的位置,前提是一定有电磁波达到,电磁波没有到达的地方,我们的设备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宇宙,不是完整的宇宙,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被称为“可视宇宙”,相应的其他部分叫做“不可视宇宙”。
为什么宇宙会有可视和不可视之分呢?
宇宙的诞生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科学界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哪怕是呼声最高的“大爆炸论”,也仅仅是一个假说。
“大爆炸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点,这个点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没有体积,也就没有空间。
当然,也不可能有时间,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
后来,这个点发生了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让点像吹气球一样发生了膨胀,同时也诞生了时间和空间。
爆炸的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所以爆炸之后诞生了各种粒子,如质子、电子、中子等。
这些粒子组成了氢原子,由此开启了元素周期表,紧接着氦原子、锂原子等陆续登场。
渐渐地,微观的粒子组成了宏观的物质,在大爆炸约1亿年后,第一颗恒星和行星诞生。
直到今天,宇宙中最多的依旧是氢原子,占据了99%以上。
能量能诞生质量,同时也诞生了时间和空间,并且还在不断扩大,宇宙开始了膨胀。
这个膨胀的速度,是超过了光速的。
宇宙它老人家大约140亿岁,可是根据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宇宙的直径在大约930亿光年。
这也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宇宙中的光真的追上了宇宙的边界吗?
不管是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都是依托的电磁波,光学是“看”,射电是“听”,它们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光是一定波长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更多的电磁波是看不见的。
不过这不影响望远镜接受电磁波,并由科学家将其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所以,那些精妙绝伦的宇宙照片,其实是“照骗”,是天文学家后期渲染表达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观看。
没有电磁波,光学望远镜会变成“瞎子”,射电望远镜会变成“”。
因此,它们所探索到的宇宙被称为“可视宇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换言之,我们其实看不到宇宙的边界。
可视宇宙
那么可视宇宙又是什么呢?可视宇宙就是那个直径930亿光年的宇宙,真正的宇宙是未知的,因为我们只知道光去了那里。
这就好比光是记者,它在前方为我们传回来信息,可是如果
1、宇宙是真卖的。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是大约直径为930亿光年的球。
2、光年是长度单位,用于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光速在真空中约为30万千米每秒,也就是3×108米每秒,所以一光年就是9.4607×10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