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日依山尽(看到白日依山尽明白了什么道理)

为什么白日依山尽(看到白日依山尽明白了什么道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3-19 15:09:09

为什么白日依山尽

我记得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解读中有写法上虚实交映的说法,白日依山尽是作者王之涣所见,是实写;黄河入海流,这个范围太大是王之涣的想象。其实白日依山尽何尝不是实中带虚,王之涣是写的那种太阳自上而下的状态、落势,这个落差越大,力量越大,也越震撼。

他将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集中于一个小小的楼阁一点上,这才是诗歌该有的样子。

《登鹳雀楼》诗为众人所熟知,凭着读后的第一印象,就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长河落日的壮丽图画,对于第一句,一般都认为是写落日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白日”不是指落日,“依山尽”也不是指太阳落山,理由是:“落日”是红色的,不能称作“白日”;其实“白日”就是太阳,早晨的朝阳、正午的骄阳、傍晚的夕阳,都是“白日”。 这首诗中的“白日”就是指“落日”,“白日依山尽”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在古代诗词中把将要落山的太阳称作“白日”者,在王之涣前后都大有人在,如:

①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意思是:太阳从西山落下去,月亮从东岭升起来。)

②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意思是:薄薄的阴云在傍晚时分消失了,蔚蓝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阳映照着楼台。)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