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先民利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明了多种减缓果蔬自然腐坏过程的方法,以应对蔬菜水果供应季节性强、鲜活易腐坏的特点,极大满足了生活之需,为现代食品保鲜技术提供了启示。
天然冰冷藏法就是一种重要的保鲜技术。先秦时期,我国就已发明了天然冰冷藏保鲜法。现存最早的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一书中说;“二月,颁冰”,意思就是随着天气渐热,要将冰窖里的冰取出来分给大臣们使用。《诗经•豳风•七月》里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描写的就是当时人们到低温持续较久的深山寒谷里采集坚厚的冰块,放入凌阴中贮存,以备天热时使用。“凌阴”就是冰窖,里面放置了大量的冰块,可用于冷藏肉类和果蔬等。可见,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天然冰来调节食物保存环境,防止食物腐坏变质。
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冰窖位于陕西凤翔秦都瓮城宫殿中的凌阴遗址,窖内四周的回廊可以存放冰鉴。冰鉴就是古代盛冰的容器,俗称古代的冰箱。
西周以后,利用天然冰的地区不断扩大,不仅北方有冰窖,南方也有冰窖。古代吴越地方史《越绝书》一书里记载了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冰室,主要用于宫廷食物的保鲜。明代利用冰窖贮藏苹果,能够达到“如初摘于树”的效果。历代皇室都修建有不少冰窖,尤其是清代,除了皇家冰窖外,民间还修建了一些小型冰窖,出现了贮冰、售冰的专业户。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冰窖口胡同就是以前专门从事贮冰和售冰的冰厂。清代还出现了用木头制成的冰柜,里面放上天然冰,夏天可以放在室内降低温度,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空调”。
井藏法也是一种重要的保鲜法,主要是利用井内温度低的特点来保鲜。苏东坡在《格物粗谈》里说,到了夏天,食物可以悬挂在井中过夜,到第二天也不会腐坏变质。
沟藏窖藏法是第三大冷藏保鲜法,主要是利用深沟和地窖温湿度稳定、温度偏低的特点进行保鲜。历代农书对沟藏窖藏法有很多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沟藏蔬菜,窖藏生姜、梨和葡萄的保鲜方法。冬天的时候,将白菜放入沟或坑里,稍微撒一些土,然后用谷壳覆盖,就能够保鲜了。清代还发明了一种双层窖藏的技术,在大窖内作小窖,铺上软草,把苹果等放在软草上,不用覆盖,到来年的二、三月仍不腐坏,这也是利用了窖藏温度稳定的特点,不过又多加了一层保险。
液体保鲜法是利用浸泡液杀灭果树上残留的细菌虫卵,使其不生虫腐烂,或改变果品的内部组织,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我国古代有利用盐矾水浸泡柿子、草木灰水浸泡柿子或干栗、盐水浸泡板栗来保鲜的相关记载。
留树保鲜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果实成熟后不摘,将其包裹于树上,过冬再摘,也能达到一定的保鲜效果。宋代的《橘录》一书中记载,在地上挖坑,将垂到地上的柑橘枝条整体埋入坑中,到第二年盛夏,柑橘的颜色和味道还跟新鲜的一样。
混藏保鲜法是利用一种植物对另一种植物呼吸作用的抑制效果,将不同的蔬菜水果相间收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梨与萝卜、金橘与芝麻或绿豆、松树落叶与金橘等混藏保鲜法在古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北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了金橘与绿豆的混藏,认为金橘性热而绿豆性凉,所以能够互相抑制平衡,达到长时间保存的目的。
器物贮藏法是将蔬菜水果放入密封的缸、坛、瓷瓶、竹筒等器物中进行贮藏,如瓮藏萝卜、竹筒或锡瓶密封贮藏柑橘、竹筒密封贮藏荔枝和樱桃等。这种方法的保鲜原理和近代的气调贮藏基本一致,是我国古代贮藏保鲜技术的一大创造。
历史小故事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荔枝生长在南方,保鲜难度特别大,又是如何运到遥远的长安而不变质呢?原来古人用的就是器物密封保鲜法。方法是将长了十年的毛竹,截成1米半左右,打通关节后,把荔枝带叶片一起放进去,用红泥巴封口。随后一节节捆在马背上,一个个驿站接运。这也就有了杜牧的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
蜡封保鲜法最早出现于隋代,当时将蜡涂在柑橘的蒂部来保鲜。《隋书》记载,隋文帝喜欢吃柑橘,蜀地在进贡前,用蜡封住柑橘的蒂部,到献给皇帝时,仍然能保持柑橘的香气。清代还用蜡封其蒂保存荔枝,都是利用涂蜡来隔绝空气,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还可防止细菌侵染,减少水分流失。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组合使用多种保鲜技术来贮藏荔枝的方法。谭莹在《岭南荔枝词》中记载了棕包竹裹的方法,就是用棕叶把荔枝逐个包裹,放入竹筒内密封,达到“藏得鲜红数月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