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接近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古代通天巴别塔的传说,终究演变成如今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
1920年代,上海第一座超过十层的摩天大楼(沙逊大厦)在外滩落成,这座城市的屋顶,开启了不断向上的模式。国际饭店、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在将近一百年的时光中,一座座“第一高楼”向着天空招展,云端之上,镌刻着城市节节攀升的印迹。
高度,凝结着城市的气魄、技艺与实力。在第一条天际线在外滩升起的一百年后,“超高层专家”凭借成熟的缔造体系,让上海的繁华之源重新屹立为城市之巅——绿地外滩中心规划4栋国际级甲级写字楼,其中1栋约300米超高层(T1)、1栋约240米次高层(T3)、2栋约150米的双塔,勾勒出错落有致的崭新天际线。
跨越百年时光,以更雄伟的姿势令世界仰望。
超高层撑起的城市高度
从圣母百花大教堂跨越百年时光建成的屋顶,到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打造的埃菲尔铁塔,高度,是时代发展在物理空间的投射。
超高层代表一座城市的“高度”。它是城市经济实力、建筑水平的凝结,也是承载市民骄傲与归属的精神图腾,更是对开发者资金、品质、技术的综合考验。基于此,“绿地中心”成为许多城市的高度担当,而辗转南北为一座座城市筑起地标级作品的绿地集团,也荣膺“超高层专家”这一美誉。
西安国际丝路绿地中心,501米;南京绿地金融中心,500米;武汉绿地中心,475米;成都绿地中心,468米;山东绿地国际金融中心,428米;苏州绿地中心,358米……
中国许多城市的天际线上,都被镌刻入“绿地”的名字,这个从上海出发的世界500强亦担当起上海城市更新的重任,于上海第一条天际线崛起的外滩打造超高层地标——绿地外滩中心规划4栋国际级甲级写字楼,包括1栋约300米的超高层(T1)、1栋约240米的次高层(T3),以及约150米的双塔(T2、T4)。
以品质,以匠心,以速度,让一度被对岸“碾压”的外滩重新被世人仰望。
高度扩展和延伸认知界限
高度是对城市稀缺资源的占有,是认知界限的扩展与延伸。
2009年,伴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需求,外滩的金融功能向南延伸至董家渡,形成金融聚集带,外滩金融集聚带聚焦“新金融”,与陆家嘴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比肩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的“金色”宏图,浩浩舒展。
正如华尔街之于纽约曼哈顿、“小黄瓜”之于伦敦金融城,重新占据金融至高点的外滩也亟待一座高度的“丰碑”向世界宣告这场伟大蜕变。曾经为南京、大连、成都等多座城市打造“第一高楼”的绿地,拥有一套成熟的超高层缔造体系,在超高层T1塔楼的建设过程,通过与科研高校、设计院产学研技术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科研示范项目框架内,绿地奉上了两大创新:创新采用高性能组合结构及创新的结构性态监测技术。
根据项目规划,300米超高层(T1)建筑的46层以上将入驻七星级酒店,240米次高层(T3)整体50层则都将作为办公空间投入市场,前者耸峙为外滩的高度之巅,而后者则将屹立为外滩的办公之巅、商务之巅、金融之巅。
绿地外滩中心300米超高层(T1)、240米次高层(T3)实景
“我认为高层建筑是21世纪的原型。”KPF建筑事务所为绿地外滩中心超高层的设计方,KPF总裁Paul Katz针对高层建筑会改变城市精髓的担心曾发表见解。占据云端之上,在KPF的蓝图里,这一金融地标将凭借高度的号召力,吸引金融企业云集于此。
透过玻璃幕墙居高俯瞰,脚下是黄浦江直通太平洋的激流,眼底是金融城直插云霄的屋顶。在外滩重新崛起的华丽天际线顶端,续写远东华尔街的金色荣光,续写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情逸态、高才远识的金色故事。
2022新春,崭新的外滩高度
2022年2月6日下午2:00,农历正月初六,绿地外滩中心将举办一场“云端”发布会。发布会以“以高度,焕新外滩天际”为主题,宣告“T3# 240m超高层国际级甲级办公”即将租售。
在万象更新的新春之际,发布外滩崭新崛起的办公之巅、商务之巅、金融之巅,致敬向上不止的城市,祈愿未来节节生长、步步高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