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纪录片让大众了解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他们的匠心巧手能将历经岁月风霜、破损残旧的瑰宝重现天日。不过他们总在研究室里忙进忙出,小心翼翼地和文物对话,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
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专家们组团来到徐汇区天平街道“66梧桐院·邻里汇”,和普通观众来了一次零距离交流,介绍上博古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古家具修复技艺的非遗绝技,并带领大家动手体验。
上博国家级非遗技艺 首次组团进社区
上海博物馆于1958年设立的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文物修复机构之一,主要分为青铜器修复、陶瓷器修复、竹木器修复、书画装裱、书画复制等工作组。工场内荟集了当时业内最顶尖的专家,并建立延续至今的师徒传承制,从而使得上海博物馆的修复力量在全国博物馆系统中名列前茅,传统的精湛技艺得以传承。
得益于一代代技师的努力,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多项技艺已列入国家级、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在6月8日的开幕活动上,多位非遗传承人先后亮相,为公众介绍精彩技艺。
古陶瓷修复项目第四代传承人杨蕴和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第三代传承人张珮琛介绍非遗技艺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图
2021年,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和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者由饶鸿发开创,技艺已传承五代,后者则源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古铜局内修复高手“古铜张”张泰恩一脉,自第一代修复师王荣达先生以来已传及四代。
B站“上海博物馆”官方号欣赏《我在上博修文物》系列短片截图
B站“上海博物馆”官方号欣赏《我在上博修文物》系列短片截图
古陶瓷修复项目第四代传承人杨蕴,在现场展示了不同种类的陶器、瓷器及修复工作的概要,还介绍了团队运用3D打印技术等新形式取得的突破。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的第三代传承人张珮琛,介绍了清洗、拆除、去锈、矫形、拼接、配缺、塑形、翻模、刻纹、铸造、打磨、作色等十余个修复步骤,还分享了团队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体现上博审美和科学的高水准的作品案例。
古书画装裱技艺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黄瑛和上海博物馆第四代古家具修复师马如高介绍非遗技艺
上博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古代家具修复技艺,是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四十余年修复经验的黄瑛是古书画装裱技艺的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她指出,上博这项技艺的特色是汲取“苏帮”、“扬帮”两大装裱流派,同时打破技术壁垒,形成“画芯善补精全,绫绢宽料整挖,配色和谐高雅,裱件平柔洁净”的古书画修复的海派风格。
上海博物馆第四代古家具修复师马如高简述了中国古家具用料、造型等方面的特征、介绍了修复师常用的家具养护工具和用品,更精彩的是,他和团队当场“拆解”了一件古家具复制品,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榫卯结构的精妙,引起会场的一个小高潮。
古家具修复组现场拆解古家具
“上博现今共有6项非遗技艺项目,2018、2019年时,个别非遗技艺曾单独举办过一些分享活动,公众的反响热烈。今年在文化和非遗日之际,我们与徐汇区文旅局、徐汇区非遗办、天平街道党工委等部门联合,共同举办了‘非遗点亮生活’特别活动,这也是上博文物修复非遗技艺项目首次以组团形式走进社区,古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和复制、古书画装裱、古家具修复四个技艺项目团队全情参与,大家制作了讲座材料、多媒体资料,还精心设计了多场公益动手体验活动,也准备了一些小礼物”,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黄河还告诉澎湃新闻,“我们希望让很多居民了解文物修复技艺,更深层次地领略文博的魅力,在66梧桐院·邻里汇这样一个具有海派特色的空间里,展示我们上博文物修复技术的海派风格,有十足的韵味,也有深刻的意义。”
66梧桐院·邻里汇二楼“小舞台”播放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非遗技艺项目宣传视频
专家手把手指导 碎瓷杯、古钱币华丽变身
四项非遗技艺的手工体验活动分别安排在6月8日与11日,活动名额自在网上公布,就一抢而空,可见公众对于文物修复的热情之高。
8日下午先后举行了古陶瓷修复和青铜器修复体验。每位参与者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讲课,不时提问,各个都像学生一样认真好学。
杨蕴详细介绍了古陶瓷修复的五大步骤,即拆洗清洁、粘接复原、补缺完整、打磨平整和着色做旧或做色上釉,指出古陶瓷修复不仅考验人们的手工,还有对于古代艺术品的知识积累,要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和绘画功底。
根据参与者和场地的实际情况,此次活动主要让体验者尝试“粘接复原”环节,每个人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兴奋神情,拿到被包好的瓷杯时,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拆开来。
碎瓷杯
“这些瓷杯是上海博物馆的文创纪念品,我们昨天特地打碎了再包好”,杨蕴笑着说,“老实说,敲碎了是有一点心疼的,但我们会把他们粘回来复原!”
粘结陶瓷片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树脂粘胶剂混合固化剂,也可使用快干胶。
粘结瓷片工具
杨蕴给大家示范起来,首先她将树脂粘胶和固化剂按一定配比调和。
杨蕴示范,配比胶水
然后她像拼拼图一样,把瓷杯碎片一块块地拼成原样,再从底部开始,从碎片接缝处细致地涂上胶水,慢慢粘合。她解释道,“如果不用快干胶,我们要用玻璃胶带把粘合的地方加固,多余的胶水用酒精棉擦掉,等胶水干了(一般要4个小时),撕掉玻璃胶带就可以了”。
杨蕴示范,碎片拼接定位、涂胶、 粘合过程
杨蕴示范,瓷片加固、酒精棉清洁、粘合瓷片
古陶瓷修复团队的成员分别在现场给体验组做指导,手把手地教。
杨蕴给体验者讲解
古陶瓷修复团队成员张力程给体验者讲解
市民彭女士在粘合杯口都一块很细小的残片,她觉得颇为挑战,感慨说:“破了看起来一点点,但补起来要花那么多功夫,要贴得天衣无缝,我紧张地屏住了呼吸,文物修复这事太考验人了,你要心定,还要手稳啊。”
体验者动手粘合瓷片
不过,最后完成时,体验者们都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的表示看到了老师示范,学到了涂胶水、拿捏瓷片的诀窍,回家可以把原来打破的陶瓷摆件“修复”一下。
市民王先生对自己刚粘好的杯子爱不释手。
由于青铜器修复体验的难度较高,上博专家团就选择了青铜器修复过程中“着色”环节让大家体验,青铜器修复组的老师也是先讲解,后示范的流程。
他们给每个体验组一个宋元通宝钱币的复制品,上面有宋徽宗御书亲题的“大观通宝”钱文,悉心的观众一眼就认出了宋徽宗的瘦金体。大家对照古钱币的颜色和痕迹,用彩色颜料模拟上色,或依照自己的喜好给钱币着色。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第三代传承人钱青为体验者讲解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第三代传承人钱青用黄色、棕色、绿色调和出了一种暗调的铜色,仔细地涂在钱币正面表面、钱文缝隙,还有她特别提醒大家别忘了在侧面着色,“修旧如旧要体现在文物的任何一个细节”,她说。
钱青示范着色步骤
体验者纷纷依样画葫芦,调配自己的喜欢的颜色,有的想模拟古文物磨损的细节感,青铜器修复组的专家们就用画笔点涂,分享他们在修复文物时找到的诀窍。
体验者认真着色
一位体验者把钱币涂成了一种蓝色,她自己觉得“有点奇怪”,张珮琛见状点评:“这有点像青铜器锈蚀里的‘蓝锈’啊,一般我们在修复时碰到蓝锈都是要保护起来,不去修补的,因为这种鲜艳斑斓的氧化层很美很珍贵”。
体验者画出类似“蓝锈”的色彩
钱币着色完成后,大家都以为活动结束了,谁料青铜器修复组的老师还送上了惊喜。钱币背后可以粘吸铁石作为日常冰箱贴,也可以直接放入钱币收藏盒作为纪念品,这些配件也都一并送给了体验者。
把自己的手工作为纪念品
“非遗文化离我们一点都不远,这种体验到形式和内容就很接地气,又很活泼”,彭女士表示,“这要比平常看纪录片要好玩太多了,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办!”
想了解更多有关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的精彩故事,可以从B站“上海博物馆”官方号欣赏《我在上博修文物》系列短片。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