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冰箱的缺点(华洋冰箱不用会坏吗)

华洋冰箱的缺点(华洋冰箱不用会坏吗)

首页家电维修冰箱更新时间:2022-03-07 10:17:27

2021 年 5 月 22 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这个怀着「禾下乘凉」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的院士,让上亿人不再受饥馑之苦。无数人怀念他,有人在楼下停车处,用马克笔在泡沫板上写着「永远铭记:袁隆平」;有人在朋友圈发表长文「2019年去马达加斯加,他们的货币上印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环岛路上发现这个岛国到处全都在种水稻,它养活了世界上最穷的国民,人均米饭消耗量比中国还高。什么叫人类之光,这大概就是人类之光。」

每个人都怅然若失,这个出现在课本上的真实「偶像」真的离开了。然而,在将近一周的发酵过后,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针对袁隆平的质疑从未平息过,这些所谓的「独立思考」,背后不过是营销号博取眼球的流量密码,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欲望去重新讲述「大米」的故事。

还记得当有记者采访袁隆平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关于自己的表情包上写着「还是让你吃太饱了」。他三句话离不开过去的贫穷与饥饿:「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那些说者嘴里的插科打诨,在研究人员看来关乎国计民生之根本。

「吃得太饱」,果真成了现代人的困境。饥饿的痛苦与丰足的喜悦不再是这个时代的情感,年轻人很难理解父辈的忆苦思甜。但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也应该了解「中国人如何吃饱」的血泪历程。

民国历史学家邓拓在《中国救荒史》的开篇写道:「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 18 世纪,直到 20 世纪的今日,将近四千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

远至上古时期,《孟子》有尧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的记载;近至封建王朝末期,光绪二年(1876)至五年(1879),华洋义振会报告:「因受饥饿疾病及强暴之侵破而牺牲者,约有 900 ~ 1300 万人之多。」

造成饥荒的原因有很多,自然条件变化引发洪灾与旱灾,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导致粮食产量的不稳定,苛政与赋税、战争与流亡,任何一条都可能带来饥饿。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在最近百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也出现过数次粮食危机。

1942 年,河南大旱。《河南省志》记载:「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末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末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大旱导致颗粒无收,省志中的寥寥数语,却无法道出饥荒时饿殍满道的惨状。

彼时的民营报纸《前锋报》记录下其中一幕:从洛阳到西安的火车上,沿线的河南灾民携家带口扒着火车,一路流亡,尸横遍野。用什么充饥呢?干掉的树叶,剥下的柿蒂,路边植物捣成的碎粉,甚至要从掉落的大雁粪便里,淘吃未消化的草籽。

1959 年春季开始,持续的特大干旱席卷全国,三年内全国粮食减产 600 多亿千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成为老一辈人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

余华的名作《许三观卖血记》描写当时的场景:「每天只喝两次玉米稀粥,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别的时间全家都躺在床上,不说话也不动。一说话一动,肚子里就会咕咚咕咚响起来,就会饿。」

饥荒年代已经过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此后即使仍有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也不至于让大多数人忍饥挨饿。尽管如此,粮食问题并非从此高枕无忧。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逐步攀升,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 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 1.4 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突破历史极值。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20》指出,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可能出现 1.3 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值得提高警惕。

从「看天吃饭」到稳定的粮食生产,现代科学的介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世界 7 % 的耕地,养活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在现代中国大米增产改良的道路上,黄耀祥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名字。

一直以来,水稻育种始终在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些优良品种也时常因茎秆过高而遇风倒伏。受到民谚「树大招风」的启发,1955 年,黄耀祥从广西百色引进农家品种「矮子占」,四年后,培育出全世界第一个矮杆籼稻高产品种「广场矮」。这种水稻拥有极强的抗台风能力,使中国水稻在上世纪 60 年代由亩产 150 ~ 200 公斤增加到 300 ~ 500 公斤。从「高杆」到「矮杆」,这一改变在世界农业史上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不久之后,袁隆平接过了「绿色革命」的接力棒。

1953 年,袁隆平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湖南的乡村当中专老师。那时候,他接受的教育是李森科的那套遗传学,出于政治任务,李森科否定孟德尔遗传学,否定基因。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在 1960 年,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一天,他在农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优良水稻,但是第二年,他发现这个优良稻的后代全都是「歪瓜裂枣」。这个发现让他想起了孟德尔遗传学,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它的后代不会性状分离,但是这个优良品种生下了劣质水稻,只能证明,这是个天然的水稻杂种。

彼时学术界对水稻的杂种优势尚且存疑,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在 20 世纪 30 年代撰写的经典教材《细胞遗传学》明确强调,「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是没有杂交优势的」。受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影响,这个论断被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广泛认同,但这株水稻给了袁隆平灵感和信心 —— 有的水稻的雄蕊里天然没有花粉,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被称为「雄性不育株」,如果把其他的水稻花粉弄过来,就实现了杂交。

1964 年,袁隆平开始了雄性不育株的寻找。六七月是水稻抽穗的季节,袁隆平头顶炎炎烈日,赤脚浸泡冰冷的稻田水,在拿着 15 倍放大镜观察 14 万株水稻的细小雄蕊花药后,他终于从「洞庭早籼」里发现了 6 株雄性不育株。

1966 年,袁隆平撰写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这也是有实验依据的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能追溯到的最早文献。

当时学术界已有「三系法」的理论,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种功能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袁隆平花费了 7 年时间疯狂地寻找「保持系」,将全国一千多个水稻品种与雄性不育株进行交配,杂交了 3000 多次,全部失败。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在这条道路中总结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就是寻找血缘关系远的雄性不育株与正常的常规水稻进行杂交,这被称为「袁隆平思路」。

1970 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海和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姗二人,在海南三亚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阳痿稻,取名为「野败」,它就是杂交水稻的突破口。1971 年,他们成功做出了「不育系」与「保持系」。1972 年,他们将「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了全国 30 多个研究机构,与世界上的一千多个水稻进行杂交。最终,1973 年,另一位科学家张先程找到了最好的「恢复系」IR24,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终于完成。

随后,杂种优势最突出的「南优2号」「灿优2号」等品种在全国推广,袁隆平团队的「南优2号」试种亩产达到 623 公斤。

1979 年,石明松发现水稻育种与光照、温度密切相关,湖北省协作组由此培育出「光敏核雄性不育系」。利用这一发现,袁隆平构建出「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1997 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杂交水稻的发展不断进入新的阶段。

此后,越来越多的水稻项目继续推进,以袁隆平为榜样,李必湖、尹华奇、李丁民、张先程等一大批农业学家,仍然在水稻领域持续深耕 —— 有人钻研基础研究,深入水稻的基因密码,从方法学上探索发展的道路;有人专注育种选种,每年冬季迁徙到海南的稻田,利用「天然温室」,不浪费每一个漫长冬日;有人挖掘传统与地域资源,在云南,农业学家们开发、保护以陆稻为基础的「刀耕火种」生产系统,为山区人民寻找因地适宜的新型品种;有人将荒原变成田野,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正在努力让盐碱地和热带沙漠长出秧苗。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

在如今年轻人的记忆里,已经少有「饥饿」的焦虑了,即使有,恐怕也是营养物质过剩的焦虑。2020 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达 6.7 亿吨,人民日报称,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七连丰」。

丰年之下,盛景当前,许多人已经实现了「粮食」乃至「食物」的自由。餐厅点菜时可以随心所欲,尝鲜或许比适量重要;外卖快送到家,吃不完的不过随手丢弃;即使亲自下厨,剩下的饭菜也会因为对口感、营养或安全的考虑,被扔进垃圾桶。

从前,剩饭也是被珍视的。许多特色食物,都是从储存剩饭的过程中意外诞生。比如高粱酒,传说杜康将吃剩的高粱米放置于桑树洞中,高粱发酵,偶成酒酿。又如贵州特色的「庵汤」,当地人将吃剩的饭菜倒入坛内,经过长时间的密封发酵,成为烹饪时风味独特的调料。

往日常了讲,许多地区都有「留岁饭」的习俗,在除夕夜里多煮些年夜饭,有吃有剩,剩饭作来年的「饭根」,取「年年有余」之意。

当我们再次审视熟悉的「大米」,感喟于先辈的艰难奋斗、粮食的来之不易时,合适地处理剩饭,提供了从叹息到行动的路径。

点餐、做饭时视食量而行,减少浪费自然是第一要义。对于产生的剩饭,首先要保障食物安全,细菌随着时间滋生,因此要趁热冷藏或冷冻;食用时彻底加热,三分钟以上的 100 ℃ 加热才足够杀灭细菌。

至于如何化剩饭为神奇,就要看各人的本领了。

最基础的是在剩饭的特质上做文章。比如,懂行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蛋炒饭,多半是用隔夜饭炒制的。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扬州炒饭新标准」要求,扬州炒粉需要「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刚出锅的米饭湿润黏牙,非得是剩饭,才有这「颗粒分明」的本事。

还有的人别具匠心,将剩饭「闪转腾挪」,是有功夫在的。刘枋《吃的艺术》写到剩饭的处理:「若剩饭在冰箱中搁了好几天,米已回生,就很难再使它香糯可口了。把剩饭以及剩粥,加水煮到稀烂,佚半凉,加面粉和成团,用来做烙饼,或做花卷,都会别有滋味。」

中国大米变革的历程,是一部智慧与饥馑较量的历史。我们需要像袁隆平院士这样的科学家故事出现在教科书上,激励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山野田园,到锅碗杯盘,如今我们无需为饱腹洒下血泪,却仍然需要对每一粒大米,负起责任。

参考资料:

《中国救荒史》邓拓

《喑哑的呼声》前锋报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创造水稻世界奇迹的:「中国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人民日报

《石明松:照亮水稻世界的名字》湖北日报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袁隆平

《袁隆平口述:55 年前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论文》知识分子

《吃的艺术》刘枋

《袁隆平院士究竟做了什么?》二条与飞飞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