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的冰箱有假货吗(网上卖的冰箱和实体店质量一样吗)

实体店的冰箱有假货吗(网上卖的冰箱和实体店质量一样吗)

首页家电维修冰箱更新时间:2022-03-08 04:55:00
网购知识:网上买东西产品(部分)质量比线下差,只因电商专供

“电商”一词是业内人士对电子商务的简称。在直观概念上,业界将电商划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电商(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而广义电商(E-Business)是指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前者集中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交易,强调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外部发生交易与合作;而后者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指企业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

现在大家买东西,无非就是线上线下两个渠道,但是在实体店买东西太贵,在网上搜索相同品牌的商品会便宜很多,所以大家会选择在线上购买,但是这买回来的商品真的和实体店的一样吗?就有市民反映电商专供藏猫腻,购买的商品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

电商专供存在低价劣质

北京市民郭女士向消协反映称,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某品牌的羊绒保暖衣,促销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折。结果买到手后发现,实体店内的含绒量显示是70%,这款促销产品含绒量只有30%。当她与店主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这是“电商专供”款,所以才会打三折。

而像是郭女士收到货后发现和实体店有差别的并非个例。近年来,很多品牌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体系。为了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维护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商家将一部分商品作为“电商专供”。这些商品仅仅用于电商渠道销售,并和实体店销售商品刻意作出价格区分,因此价格偏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与“差异定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

但是有的商家卖的“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款商品在编码、外形上仅有细微不同,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有的商家搞“线上线下两幅面孔”;还有的商家将“电商专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

线上购买商品存低价劣质

今年 3 月,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 40 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确实有猫腻。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某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宁波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线上产品出现“低价劣质”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线上的成本控制。为了体现价格优势,使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相同款式商品。

为此,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如果卖家卖的是“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确保质量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其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

所以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对,不要贪小便宜,像是电商专供藏猫腻的这种现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所以作为消费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与“差异定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

但记者注意到,有的商家卖的“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款商品在编码、外形上仅有细微不同,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有的商家搞“线上线下两幅面孔”;还有的商家将“电商专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

今年3月,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确实有猫腻。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某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宁波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线上产品出现“低价劣质”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线上的成本控制。为了体现价格优势,使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相同款式商品。

对此,曹磊指出,如果“电商专供”商品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但质量却有不同,那么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对记者表示,如果卖家卖的是“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确保质量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其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

为什么会有电商专供?电商专供和超市专供的区别

电商专供和超市专供,我理解成厂家为了平衡下面经销商的利益,采取的差异化产品策略。例如:A产品,超市卖10元,但是超市的租金,人力等成本高,实际上,虽然进价是5元,但是实际只能赚2元。但是同样的A产品,电商租金便宜,人力成本低,同样5元成本,他可以卖8元,赚3元。这样,消费者会选择去电商买,经销商会选择开电商卖。线下的实体店就会遭受打击。

如果线下实体店不卖产品,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以及线下的品牌价值,销售渠道,都会遭受打击,并不是所有厂商都把宝全压在电商上。所以,厂家需要平衡电商和超市的矛盾,A产品只能在超市卖,如果谁把它挂到网上去,找他麻烦。而网上渠道呢?开放跟A产品类似的A 产品,甚至是换个包装都行,只要让消费者觉得A和A 有区别,A 的价格就和A没有强联系了。这就是电商专供和超市专供的区别。

某东自营产品为什么比超市便宜,没有了解过,不能随便谈不过价格便宜可能有这么些原因,一:运营成本更低,包括店铺、物流、仓储、进货等;二,规模更大,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量,做到薄利多销。

电商专供:婴幼儿奶粉要特别注意

为什么有的奶粉和纸尿裤标明电商专供?

电商专供是就在网上销售的,不可以在实体店卖的,供货的不一样,价格也有不一样的。一般在网上旗舰店买的,会便宜一些。

每种品牌的纸尿裤,都有特定的官网,然后直供的旗舰店。

京东加速布局农村电商

从一线城市到农村电商今年大玩家电全渠道营销冒险游戏

俗话说,消费升级,渠道先行,家电行业也不例外。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几乎所有家电厂商及渠道商都在高喊渠道加速下沉,抢占三四线市场及农村市场。然而相比成熟完善的大城市渠道,不少乡镇线下卖场仍存在多个悬而未决痛点:包括好品牌好产品难见,渠道自建成本高,客流量下降,门店盈利能力下降等,急需破局。

当前大量家电企业及电商渠道处于“土崩瓦解”前夜,传统家电零售渠道商和实体店不转型升级如同等死,新的商业零售秩序在构建,老牌零售渠道苏宁国美京东都在渠道升级转型,主打线上线下一体化。此外家电市场在大城市早已趋于饱和,在消费升级的催化下,农村市场将成为未来家电企业及电商渠道新的希望所在。

家电全渠道营销

在刚结束的“起航新征程赋能创未来”2018年京东家电战略发布会上,笔者发现京东今年提出品牌体验店、超级体验店以及家电专卖店策略,尝试解决一线大城市到六线乡镇农村市场消费者、品牌方、线下门店不同问题,用“无界零售”思维在知人、知货、知场基础上重新定义成本、效率和体验,玩起了全渠道营销。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闫小兵对笔者坦言,虽然京东家电年销售收入破千亿,但是他却更加焦虑,因为发现“人、货、场”都发生变化,渠道重构对家电厂商和渠道商都是一道新难题,简而言之:

场:以前国美苏宁门店和京东网上入口都算“场”,现在购物“场景”无处不在,微信、微博、路边二维码、内容、电视、AR和VR都可以是消费入口。

货:以前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把货物卖出去即可。现在除了卖货,货物背后的内容、服务和大数据同样重要。

人:以往把消费者分为城市、农村的用户。现在消费层级更加多元,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到参与商品的设计生产。

为了应对上述商业大变革,京东今年除了将会员运营体系、营销触达网络、SKU管理系统、物流服务能力、零售数据、金融工具等开放给品牌商,今年3月还把所有自营业务的数据对外开放,以及所有京东自营和第三方平台销售的该品牌商品都在唯一官方旗舰店统一展示,形成“自营 开放平台”的店铺模式,同时通过京东平台新构建的无界中台系统,尝试打通家电品牌线上线下店铺最后一里路。

从一线城市到农村 电商今年大玩家电全渠道营销冒险游戏

而在相对饱和的一线城市,京东家电渠道战略则是抛出“京东家电超级体验店”,今年首批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的“京东家电超级体验店”将在一线大城市试点营业,其“规模最大”、“产品最全”和“沉浸体验”的特点将有望颠覆消费者对家电实体店的概念。

对于广大消费者在意的服务战略,京东家电发布“京伞计划”包含平台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增值服务五大类别在内的36项服务承诺,提供一站式的家电消费服务,主要目的在于把家电销售拓展到更多元消费场景;打破产品和服务、数据、内容的边界,提升家电企业的供应链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反馈改变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原有的生产购买关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与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去年提出在去中心化无界零售场景下,未来零售交易核心不再以流量为中心,而是更关注交易本质——“产品”、“服务”、“体验”和“数据”等理念如出一辙。

京东家电苦心布局一线城市的“京东家电超级体验店”,二三四线城市的品牌体验店、京东专卖店,五六线及乡村市场的京东帮,算是打通一线到六线所有渠道,对京东来说,能比较全面掌握全渠道消费者家电消费习惯和行为特点的大数据,可以针对性的获取各级市场中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精准完成产品定产与市场投放,同时基于消费大数据调查分析,各级市场消费者能更快捷的买到更符合需求产品。

覆盖最后20%县城死角

去年国庆期间,笔者在安徽农村体验了上午京东下单,第二天京东帮工作人员完成送货上门和安装等全套服务,待遇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一致。

回顾农村以往的家电购买经历,基本只能选择乡镇和县城的渠道店,多级代理制导致价格不透明及虚高,不仅难以买到国内外最新产品,还经常被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此外家电配送安装服务也不太完善,退换货等更是近乎盲区,这些痛点长期成为阻碍农村家电消费升级的的阻力。

京东商城电子文娱事业群家电事业部总裁刘俊告诉笔者,从2014年11月,第一家京东帮服务店在河北省赵县开业至今,3年多来近8000家京东家电专卖店在全国乡镇农村遍地开花,覆盖全国100%行政区域,京东帮覆盖80%以上县城,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

事实上,早在无界零售概念前,京东家电就一直尝试渠道下沉,早在2016年就提出过家电的“万店”计划。但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于是放缓开店速度。然而比起线下电器零售起家的苏宁与国美,京东尽管采取轻模式,但想要真正下沉到低线城市,也需要地推人员、物流与售后体系的的支撑,这部分的投入可能会很大,成本相对来说也更高一些。

除了京东,苏宁国美阿里都在农村市场大量布局,导致大量偏远乡村消费者借助电商的力量,体验到与一线城市无差别的家电网购服务体验,尤其是配送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这与此前不少厂商以“家电下乡”为由消化过剩产能玩法大不同,除了能更大程度激活农村家电市场消费活力,也是京东未来增收的重要一极。

京东家电今年计划把京东家电专卖店开到15000家,覆盖全国100%县城,销售额要比去年提高5倍,如此不惜血本拓展线下渠道和自信,尤其是计划无死角覆盖农村市场,显然是看中消费升级催化下的农村市场巨大潜力。奥维咨询(AVC)调研预测,相比大城市家电需求近乎饱和,乡镇级农村市场以每年20%的增速会持续4到5年,家电企业在农村市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当下正值农村电商提升至发展农村经济、振兴农业产业大背景下,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层级变化越来越明显,农村消费者也开始注重体验、品牌和消费环境,在购买家电时更倾向于有品牌保障的地方性卖场,网购也不是新鲜事物,这给了大量京东在内的家电渠道商转型升级带来腾挪空间。

当下家电渠道商在广大农村掀起的家电服务变革,算是消费升级时代一个缩影。有数据显示2017年京东家电县域市场规模增长4倍,去年双11期间县域市场所销售的大家电在京东大家电销售整体占比已达4成,如果今年渠道下沉能成功攻占更多市场,预计2018年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成长表现,届时家电市场城乡差距鸿沟有望趋于平衡甚至发生反转,农村市场将首次成为家电市场主力军,这无疑成为未来家电市场新的变革因素。

电商专供:家电行业最为普遍

最近两年,一些家电厂商纷纷在电商平台上推出了 “ 电商专供 ” 产品。“ 电商专供 ” 商品自从进入公众视线起,就一直褒贬不一。部分家电线上和线下都有销售,外貌一模一样,型号也只差了一位字母,但价格却差了很多。在卖家眼里,电商专供产品向来是促销大战和销售奇迹的主力军。但在一些消费者眼里,它经常被贴上 “ 便宜没好货 ”、“ 质量缩水 ” 的标签。

究竟什么是 “ 电商专供 ” 产品? “ 电商专供 ” 产品和线下实体店的商品有何区别?新快报记者为你探个清楚。

✦ 彩电

型号差一位 价格差 3000 元

“ 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产品,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型号稍有差异,甚至功能也会有些不同。” 市民黄先生最近在卖场看中了一款电视机,想在网上比价,结果并没有在网上找到同一机型的电视,即使外观相同,型号也有差异,发现根本无从比价。

家住同和的陆先生最近在装修,目前在挑选家电阶段。“ 同牌子的一款电视机,样子和功能介绍一模一样,型号也只差了一位,为什么价格差了这么多? ” 陆先生说,最近他看到了一款品牌电视机,对比线上和线下的价格,让他感觉很疑惑。

陆先生告诉记者,他看中的电视是 60 英寸的,实体店售价 7999 元,网络价格只需 4999 元。面对 3000 元的差价,陆先生有些蒙,他仔细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型号存在区别。网络销售款上的最后一位字母为 H ,实体店销售款的最后一位字母则为L。

“ 就差一个字母,价格就有这么大的悬殊? ” 记者仔细对比发现,线上线下卖的同一款产品在 “ 画质 ” 一栏里,虽然背光源 、 分辨率 、 面板亮度等参数都是相同的,但最核心的屏幕参数一项,线下售价 7999 元的电视注明的是日本原装面板 ( SDP ) ,售价 4999 元的电视注明的是 4k 液晶面板 ( INX )。

可见,一些厂家为了迎合电商的价格战策略,会为电商专门 “ 特制 ” 低成本产品。即使是同一款式的产品,“ 电商版 ” 在外观设计 、 液晶屏类型 、 底座选材 、 能效等级 、 具体型号的尾数上也都会有不小差距。

✦ 冰箱

隔热层材质不同 能耗相差 20 %

对于网络特供版,各业内人士的说法和态度也有所不同。某家电连锁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是同一品牌,但由于成本限制,网络特供款主打 “ 价廉 ”,即使是同型号的产品,更换了一些元件,外观上看不出来,也不影响使用,质量却差别很大,“ 例如冰箱隔热层的材质不同,会导致能耗不同;液晶电视是进口硬屏还是普通软屏,能效级别也有差别。”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比如在各家电商的冰箱介绍中,都不会提及冰箱保温层的厚度,但事实上这是决定冰箱节能水平的一项重要参数,也是冰箱成本的重要部分。有网上电商特供冰箱保温层厚度为 3.5 厘米,而实体店相类似的冰箱则为 5 厘米。这两款冰箱的能效水平也有所差异,一款是一级能效,另一款则是二级能效,日耗电量相差 20 % 以上。此外,行业内通常都采用钢板制造的冰箱背板,在电商版产品中也被换成了塑料板材。即便是并不起眼的电源线,电商专供商品也比普通产品短了 20 厘米。

在记者与苏宁电器的促销员攀谈中得知,某品牌的国产空调柜机,其电商定制型号和实体店在售的同款产品相比,功能就有所缩水,将一些原有的功能去掉,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网上的电器还有可能会减去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比如空调的电辅热功能,线上的空调可能就没有这个功能了。 ” 有消费者反映,电器厂家要为电商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以避免产生同品牌的利益互搏,平衡线上线下市场的发展。

✦ 料理机

网购机身是 PP 塑料 实体店里的是不锈钢

“ 网络特供款水太深了! ” 市民万女士不禁抱怨:“ 在网上旗舰店买过一台料理机,实体店里卖 300 多元,网上只要 200 多元,客服说是网络特供更划算,我想价格差得也不离谱,应该和实体店里一样。 ”

收到货后,万女士还特地拿到实体店里去对比,发现自己买的料理机机身是 PP 塑料的,实体店里则是不锈钢,刀头也不像实体店里的那样厚实,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质量却大相径庭,“ 羊毛出在羊身上,真是吃了便宜的亏 ”。

负责家电维修的马先生也发现,同一型号的家电有网络版和实体版,配件基本通用。但他个人感觉实体版配件要好于网络版。举例某款豆浆机内部的主板,超市购买的内部板子做了如洗衣机主板般的透明凝胶防水处理,网络版的内部板子只是涂了薄薄的防水涂层。

业内人士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厨房电器产品线上和线下近似款,线上却便宜许多,这是因为线上为网购定制产品,所谓定制就是配置与线下形成了鲜明的不同,从配置到做工材料都有所不同,线下实体店零售的厨房电器产品一定比线上配置要好很多。

提醒:网购家电一定要分清“专供版”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在网上购买家电时,经常发现产品的外形等与实体店的几乎一模一样,但价格便宜很多。家电买到手实际使用后,就会发现功能、型号、性能等与实体店的产品有差距。这样的产品就是所谓的“电商专供版”。

据市区一家大型家电商场的负责人陈先生透露,实际上,在家电行业,“ 差别供货 ” 早已不是秘密,为了应对密集的价格战,很多家电生产厂商都会单独定制为电商渠道供应的网络专供货。因此,消费者会发现,同一型号的产品,“ 网络专供版 ” 在外观设计 、 液晶屏类型 、 底座选材 、 能效等级上也都会有不小差距。

“ 一分钱一分货的规律,在利润本来低微的家电制造业尤其明显。 ” 这位人士表示,无论是电视机最核心的液晶屏,还是冰箱 、 空调最核心的压缩机其实都会分三六九等,“ 你要便宜货我只能用便宜的元器件。” 事实上,即便都是合格的电器产品,但选用不同元器件的产品的品质也会有明显的差别,但事实上,家电产品所选用元器件的品牌、型号都是不会在产品上明示的。“ 价格过低的电器,很可能是买电器时省了些钱,但用不了几年就出问题,花在售后维修上的钱会更多。”

网友吐槽:线上是便宜,但要吃亏

网友A:我去年网购了一台冰箱,买之前我在实体店看了样品,感觉不错质量很好做工很好,实体店价格 5190 元,网购价格 4790 元,看到差价好几百块,当然网购了,但收货时发现网购回来的冰箱做工很差,根本和实体店的不一样,我使用一周以后,发现冰箱不制冷了,还是一个名牌,以后再也不网购了,全是套路。

网友B:我网购了一台燃气灶,使用不到一周就打不着火了,给厂商报修师傅说我这个是假的,没办法我就联系下卖家已经下线了,网购平台也不管,互相推脱扯皮,我再也不网购了。

网友C:以前我不明白网络特供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网购便宜就供应便宜配置低的货,实体店贵就供应配置高的货,一分钱一分货,买家电还是实体店比较靠谱。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