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声冰箱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容声冰箱的发展史)

容声冰箱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容声冰箱的发展史)

首页家电维修冰箱更新时间:2022-03-07 05:56:23

文:木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冰箱行业,由最初的引进和仿制,到如今的自主研发。在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不断缩小。近年来海尔在家电界的表现让人称赞,但有个鲜为人知的品牌,却在欧美等发达地区销量远超海尔,成为中国冰箱出口大王。

这个冰箱出口大王就是奥马。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冰箱5249万台,其中奥马冰箱就占了742万台,占到全国出口量的14%,遥遥领先其他国产品牌;同时,奥马冰箱在欧洲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占到了23%,同样高居第一。自2009年起,奥马就已超越了海尔,成为国内出口量最高的冰箱品牌,并已连续10年保持第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口大王,如今却负债37亿,面临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奥马这个光彩夺目的出口大王,其实是从老牌家电巨头容声之中诞生出来的。容声冰箱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昔日曾是比肩海尔的冰箱巨头。然而在2001年,容声被格林柯尔收购,一众容声的精英骨干相继离开,其中就包括奥马冰箱的创始人蔡拾贰。

在容声被收购之前,公司的冰箱业务线都是由蔡拾贰来负责的。离开容声后,蔡拾贰等几位容声的经营共同创立了奥马。虽然蔡拾贰等人拥有精良的技术和多年生产销售冰箱的经验,但毕竟当时的冰箱市场已经别海尔等品牌所占据,奥马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因此,蔡拾贰等人转变策略,不再生产自家品牌的冰箱,转而为各大冰箱品牌做起了代工。

由于当时的冰箱型号众多,各家的标准参差不齐,每代工一种冰箱就要单独购入一套设备,导致做冰箱代加工的成本很高。于是蔡拾贰提出“专而精”的生产策略,专注为少部分大客户做代工,节约成本。由于奥马的成本低,所以其代工价格也比其他代加工厂更有优势。

很快,奥马凭借专而精的成产优势以及低廉的价格,在一次全球家电巨头惠而浦的项目招标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众所周知,欧洲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向来极为苛刻,惠而浦更是如此。之后,奥马出色的完成了此次项目,而这个项目也成为了奥马打开欧洲市场的敲门砖,诸如伊莱克斯、Candy等冰箱巨头都找奥马进行代加工。

能够在欧洲这样一个苛刻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奥马的代加工质量自然不言而喻。很快,一些国产冰箱巨头同样找到了奥马寻求合作。2003年,TCL和奥马达成合作,由奥马为自己代工冰箱,之后,甚至连美的这样的巨头企业都成了奥马的客户。

不过从2005年开始,由于国内冰箱的需求量不断飙升,很多冰箱巨头纷纷扩建工厂,而奥马也开始走上了自主品牌的道路。不过由于一二线城市的市场都被海尔、美的等巨头品牌巴展,奥马在其中难以生存,于是便专攻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策略,逐渐打响自己在国内的名气。不过如今看来,奥马在国内市场似乎过得并不好。2018年,奥马冰箱在国内的销量还不及冰箱总销量的1%,而奥马冰箱也因此在冰箱销量统计中被尴尬的归于“其他”一项。

然而最近,这个冰箱出口大王却封面新闻缠身,陷入了创立以来最大的困境。据数据显示,2018年,奥马年营收78.03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但净利润却出现了巨大亏损,全年亏损19.03亿,同比下降589.71%。

连续十年出口量保持第一,业绩持续增长,屡创辉煌的奥马为何会在一年之内亏损如此之巨呢?原因很简单,金融。奥马本是一家做实业发家的电器企业,却贸然进入了并不擅长的金融领域,自然会在金融战场上惨败而归。

2015年,原京东副总裁赵国栋与奥马尔创始人蔡拾贰等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拿到了奥马29%的股权,一举成为奥马的实际控股人。当时,互联网在国内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在赵国栋的领导下,奥马毅然进入了互联网金融的战场。奥马以计划收购中融金为切入点,创立了大量的金融子公司。之后,奥马再次进军区块链领域。2017年,奥马成立全资子公司神州乾元,进一步布局区块链业务。虽然奥马在金融战场上发展的不错,但其立身之本依旧是电器业务,利润大多来自电器业务。

然而自从2018年下半年起,P2P领域频繁暴雷,奥马也没能幸免于难。虽然主营的电器业务表现依然出色,但却被集团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所拖累。2018年,奥马全年亏损19.03亿,而据数据显示,奥马自2008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综合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可以说奥马多年来的努力全部化为了乌有。

为了应对眼下的危机,赵国栋想尽办法筹钱,试图将奥马拉回正轨。然而,赵国栋的一些列动作非但没能筹集到资金,反而还暴露出奥马身负巨额债务的问题。据数据显示,奥马及其旗下子公司累计负债37.17亿,其中2亿已经逾期,35.17亿银行贷款尚未到期。同时,由于奥马经营不善,亏损巨大,公司的很多高层相继离开,奥马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自从赵国栋成为奥马的实际控股人以来,奥马便开始推行“电器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不过如今看来,这一模式除了推高了公司的市值之外,并无他用,甚至互联网金融反而还拖了奥马的后腿。甚至在如此局面下,主导互联网金融的赵国栋仍不知悔改,试图通过出售奥马的冰箱业务换取资金,继续投资金融领域。据报道,奥马电器计划以10亿元的价格出售奥马冰箱40%的股权。而目前,奥马冰箱业务的利润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80%,一旦出售冰箱业务,可能奥马连最后的翻身之力都会失去。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跨界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机会稍纵即逝,只有少数人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从中获利。若非是在其中浸淫多年,很难在此立足。而像奥马这样的家电企业,本身就是事业企业,可以说是和互联网根本靠不上张,却毅然进入了互联网金融的旋涡,自然会导致落败。奥马可以说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如果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冰箱业务上,必将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