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新冠疫苗了吗?”——近段时间,这句话成为不少人的见面语。
3月起,我省各地陆续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截至4月11日,温州全市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已超过170万。为满足市民接种需求,温州设立334家接种点,涉及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县(市)医院和民营医院、临时接种点以及方舱接种点。
对于新冠疫苗接种,不少人还心存疑惑:如何预约?是否安全?哪些人不能接种?会否有后遗症?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进接种量较高的鹿城区滨江街道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亲身体验新冠疫苗接种,为你全流程解惑。
每盒疫苗都有溯源码
“今天下午1时30分开始新冠疫苗接种。”接到电话通知后,我们赶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刻,中心门口已经排起长队。现场指挥秩序的网格员陈州月告诉我们,在社区发动下,居民接种意愿较高。
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覆盖周边五个社区,8万余人口。按照温州当地政策,居民或单位团体有接种意愿,可到所在社区通过电话或者线上预约报名,再由社区人员通知分配到附近接种点接种。在门口位置,我们经过扫码、测温后,径直走向二楼服务中心大厅。
眼前,四五列队伍分别通向不同窗口,8个网格员穿着红马甲现场指挥。在分检处,指示牌醒目提醒接种流程:第一步预检登记告知、第二步疫苗接种、第三步留观检查。
“每天到院的新冠疫苗针剂有限,一到货,我们立即告知社区,通知已经预约的居民来打疫苗。”中心副主任吴晓利此刻正忙着引导队伍。和大多数基层接种点一致,该中心集中安排时间提供新冠疫苗接种,目前每周一至周六全天候,争取满足市民接种需求。
准备接种前,在吴晓利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存储疫苗的冷链室。接种间边上就是存储疫苗的冷链室,刚打开房间门就涌出一股冷气,6个医用冷藏柜,统一贴着“合格区”标签。“大部分疫苗都需要冷藏保存,温度要求2℃-8℃,包括我们要接种的新冠疫苗,为了保证疫苗的冷藏安全,每个疫苗冰箱内特地放置温度计和温度探头,温度超过时,监测系统自动报警,通知我们检查。”吴晓利说。
拿出一盒看看,白色长方形盒身上印有“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几个字。“这款疫苗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目前中心库存一共15盒。每盒共有10支独立小盒的药剂,标记25微克/0.5毫升/瓶,每个小盒子上还有专属的溯源条形码——这是为了区分每个人接种的疫苗,方便了解接种情况。”吴晓利指了指手中的疫苗介绍说,这款新冠疫苗,需要打三针剂,每针间隔4周及以上。中心可接种的疫苗,还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两款灭活疫苗,这两款是接种两针的,第二针3周至8周内接种即可。
“其实不同疫苗只是生产上的技术路线不同,接种效果是差不多的,通知市民前来接种时,我们也会告知现有的疫苗是2针剂还是3针剂。”吴晓利解释说。
随即,吴晓利带着我们前往预检台,开始接种流程。
接种时仿佛被蚂蚁叮了下
间隔一米,分成三队,每列10人左右,预检台前早有不少人等候。95后小陈告诉我们,自己是主动报名的:“趁着有疫苗赶紧来,图个安心。”
轮到我们的时候,护士林林要求出具身份证。滴——一刷身份证,我们的身份信息就被录入浙江省成人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移动号码、居委会所在地等,相当于建档在册。随后林林询问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告知接种禁忌症。“最近身体都好吗?血压血糖都正常吗?有没有过敏史?最近一个星期有没有发烧?”一一回复后,系统生成“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我们签下名字。
之后,我们前往不远处的接种点。由于接种人群较多,为了分流,这天中心多挪用了一个诊室作为接种室。站在队伍里,60多岁的徐阿姨比较特别,“之前已经打过一针,这次陪老伴来。第一针打过就是手臂有点痛,现在过了两周,没有其他反应。”
轮到我们接种时,还需要再次确认身份信息。在接种台前的平板电脑上,我们点击接种验证按钮,又按下指纹。护士贾凤春口罩、帽子穿戴齐全,戴着塑胶手套,从桌子边的医用冰箱里,取出一盒刚准备好的新冠疫苗,对着盒身的溯源码一刷,疫苗信息就对应显示在我们的个人接种记录上。
被取出的药剂瓶红酒木塞大小,里面液体透明。贾凤春轻微摇晃瓶身,撬开铝盖,又拿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器扎进药瓶。
“现在,露出你的左上臂。”贾凤春一手举着装满药剂的针管,一手麻利地拿着沾有酒精的棉花擦拭接种部位,随后迅速地一扎。此时,接种部位传来类似于蚂蚁叮咬的感觉,和一般的预防针没啥差别。还没来得及反应,耳边就响起贾凤春的声音,“好啦!”
紧接着,贾凤春开始叮嘱起注意事项:“在这里观察30分钟,没有不适再离开;打针的部位24小时内不可以碰水;今天要记得多喝开水,不能剧烈运动;建议3天内少饮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我们耐心听完嘱咐后,贾凤春拿出刚打印的成人接种回执单,淡蓝色的表单上,个人信息齐全,接种记录显示接种日期、新冠疫苗厂家和批号、接种单位及接种部位,最后她还要签字盖章。
留观30分钟
方可回家
打完新冠疫苗会有什么反应?带着疑问,我们开始留观。由于座位紧缺,中心长廊边的座椅,还有会议室,都提供给留观人员使用。队伍里,有的人用棉签按着扎针口,有的人已经扔掉棉签,自顾玩着手机。“手臂还是有点疼的。”坐在我们边上的80后周先生说。对面,刚打好疫苗的王大伯状态挺好,他指了指身边的老伴说:“我们喜欢去外地旅游,打了疫苗就放心了。”而另一边的潘先生却面露难色:“感觉脑袋有点懵懵的。”
负责应急保障的医生张跃敏嘱咐潘先生,深呼吸,继续休息观察一下,“新冠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因人而异,接种部位疼痛、红晕等是正常的,3天内基本会自愈;也有个别的人接种部位严重红肿、重度发热等;极少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坐在留观区的我们,只感觉接种部位轻微酸痛,没有感到其他异样,这时陆续有不少人结束留观离开。“为保证接种安全,我们每天安排两名医生做好应急准备,中心护士12人也都经过新冠疫苗接种培训,持证上岗。”吴晓利介绍说。
等到40分钟,潘先生果然说自己状态“好多了”。在预检台前,正巧67岁的陈先生前来打印接种卡,原来此前他在方舱接种点完成疫苗接种,忘取证明。林林拿到潘先生的身份证后,录入信息,随即打印温州市成人预防接种证。我们看看证件,深蓝色的封面上,标有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开看看,接种记录登记着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医院等,还有陈先生的个人信息。
“打完新冠疫苗,身体一切都好,没有不良感觉。”陈先生说,自己是自愿前来接种的。“我们国家生产的疫苗,用着放心。”
我们打算离开时,林林关心地叮嘱:“记得回家好好休息,若出现发烧或持续不适,要及时报告。4周后到8周内来接种第二针,第三剂在首针后6个月内完成,届时社区会提醒,自己也别忘记了。”我们点点头,把接种日期备注在手机里,踏上了归程。
作者:王艳琼
来源: 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