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记者 苏定伟 实习生 陈恩凤
这是一个偏远的村落,平坝,麻柳河穿村而过,地处营山、仪陇、蓬安三县交界处,距离营山县城约40公里;这原是一个深度贫困的村落,共有农户523户1756人,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共467人。这又是一个幸福的村落,2018年,全村整体退出贫困序列,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7月10日上午,南充市“我们的小康生活”主流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在开源村拉开序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忠臣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村民张张笑脸向世人展示一个村庄的巨变。
政府兜底,换肾的吴碧英吃穿不愁
中午时分,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顶已经升起了炊烟,59岁的吴碧英站在自己的院坝里乐呵呵的,“真的没想到啊,60多岁的老农民还能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2000多元!”64岁的老伴蒋志军已在镇供电所上班,力所能及做些事情,“他对这份工作喜欢得不得了,天天念叨共产党的好!”
疾病袭击下,吴碧英一家人的生活曾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2015年,房屋修好后,儿子得了尿毒症,这位母亲毫不犹豫,为儿子捐肾,匹配成功后,巨额的手术费又没着落。营山在外发展的乡友、中虹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听说,带头捐出12万元,在大家爱心帮助下,吴碧英的儿子顺利换肾。
换肾后,吴碧英和儿子的身体都很虚弱,无法外出挣钱,眼看一家人都没有生活来源。没钱买米、吃面没油,更没钱安电。在国家惠民政策帮扶下,一家4口都吃上低保,家里通电了,院坝也硬化了,走路不沾泥。电网南充公司给蒋志军解决了工作,村里也将为吴碧英解决公益岗位,一家人重新有了欢声笑语,“老伴上班的钱加上一家人的低保,够儿子每个月的医药费了。我挣的钱,自己种庄稼,一家人的生活也没问题了!不愁吃、不愁穿,孙子在镇上读小学六年级了,“读起哪,送起哪!”
电网扶贫,贫困户成了致富能手
山脚下的村委会小广场热闹非凡,52岁的王亚明特别激动,“开源村原来就是-个贫困村,在党的惠民惠农政策指导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小康大道,村里的路修通了,吃水、用电、住房都不愁了,村民在村里都能打工挣钱了,村里的卫生环境都变好了,老人娃娃也在这里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了。”
2008年,王亚明从深圳打工回到村里,投资30万元经营淡水鱼养殖,经过两年的艰苦经营,眼看有所回报时,2010年9月,一场洪水把他养殖的100多亩鱼塘全部冲跑了,全家的希望化为泡影,家里还欠下了一大笔债款,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的生活在入不敷出中艰难度日。在当王亚明完全失去信心时,2015年7月,国网南充供电公司派到村上的第一书记唐成来到家里问长问短。王亚明开始还很抗拒,唐成不厌其烦跑,第四次出现时,唐成还带来了养鱼资料,整整聊了一个上午。王亚明一家人振作起来,重新拾起老本行,再一次开始养鱼。
“农民夜校”学习养殖技术,一规划鱼塘周边土地种植农作物,渐渐地,家人的生活上了起色。随着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了1倍多,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原来的用电已经不满足日常的生产,不到一个星期,400多米长的专用电线就架到了家门口,真正解决了燃眉之急。
疫情突然来袭,本来下好的订单取消,鱼卖不出去,一年的辛苦付出又见不到收入,供电公司立即组织员工采买,大家5斤、10斤的将王亚明家里300多斤草鱼、鲫鱼下子买完了,一家人过了一个平稳的新年。
王亚明筹集了产业发展资金8万元,承包了170多亩土地,发展淡水养鱼110亩,发展农作物种植60多亩,年收入可以达到20多万元,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有了,今年还买了小车,连妻子都说日子越过越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