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喻振一陶海军)三十年的两砸冰箱,砸出了什么?维权运动中,哪些质量问题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三包规定担当了怎样的历史使命?产品质量未来要如何监管?3月12日央视财经《消费主张》与您一起回望产品质量与消费者至今痛爱交织的拉锯战,探讨保护产品质量之新举措。
30年前的万宝冰箱质量问题风波
1985年1月,4万台万宝冰箱浩浩荡荡进军北京市场,许多北京人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商店门口排队,争相抢购。然而,1985年3月10日,《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署名“刘老九”的文章《冰箱购买记》,指责“万宝”冰箱质量差。随后,《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和广东各大报刊也先后发表了40多篇文章,抨击万宝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做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原秘书长助理徐炽曾作为国务院组织的调研组成员,亲历过万宝冰箱维修事件。他回忆,由于塑料件和金属件膨胀系数不一样,一些万宝冰箱在制冷过程中出现了“啪啪啪”的所谓爆炸声,很多消费者纷纷推着有问题的冰箱到北京珠市口大街的万宝维修部维修。一时间,万宝冰箱的牌子出现了信誉危机。坐落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的不到20平方米的万宝维修部被要求维修、退换冰箱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当时,面对巨大的压力,万宝公司组成了10多个维修小分队,为消费者上门维修冰箱,用真诚的服务感动了消费者。这场在当年非常轰动的“舆论砸冰箱”事件,被不少人认为是砸出了中国制造的良心。
张瑞敏亲抡第一锤,砸出今天“海尔造”
1985年12月底,在青岛海尔公司,发生了一起真实的锤子砸冰箱事件。而且,25年后,也就是2010年,这把锤子,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究竟锤子砸冰箱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消费者协会 原信息部主任韩华胜说,当时担任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知道了消费者对于他们生产的电冰箱质量非常有意见,于是带领厂里面的人把库存的300多台电冰箱进行了抽检,发现其中有76台不合格,比例高达六分之一。
张瑞敏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公司不少工人却苦苦哀求张瑞敏,说一台冰箱2000元钱,即使不能销售,但能否处理给员工。可是张瑞敏觉得,如果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这样的不合格冰箱。放行这些有缺陷的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张瑞敏抡起锤子亲自在问题冰箱上砸下了第一锤。
这一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在1988年的全国冰箱质量评比中,海尔冰箱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30年,可是记者发现,海尔的这一锤,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重视产品质量的观念,被国人牢牢地记在了心上。
1986年:三包规定横空出世
经过这两起冰箱事件,“产品质量”这个词,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了印记。而如何提供“售后服务”,也成为国人继续追踪的问题。1986年 10月份,国家出台了《部分国产家用电器三包规定》,明确列出生产者和销售者要对“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录机六种国产家用电器”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三包政策。这也是我国消费史上的第一个三包政策。
为什么要选择这六种家用电器作为第一批实行三包的对象?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解释,最早的三包政策主要是针对产品价值高、技术含量高、投诉举报高的“三高产品”。三包制度的横空出世,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不小的震动。
有了三包规定,消费者维权的腰板就直了起来。随后,1993年《产品质量法》出台。1995年,国家出台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更是将三包的范围从之前的6种扩大到18种新增加了自行车、微波炉、吸尘器、缝纫机、钟表、吸排油烟机等等。
“液晶电视不是电视”?
三包范围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扩大范围。不过,三包扩大范围的速度,却追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于是,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又出现了新的阻碍。
1995年出台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所有产品都需要三包”的说法。可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处理细则,不少生产者和销售者开始玩起了文字游戏,借此逃避三包责任。
2010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播出的 “平板电视遭遇洋品牌潜规则”节目,消费者购买的液晶电视在三包期限内电源板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开机,或但售后客服却说“液晶电视不是电视”,不在三包范围。
这一现象经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关注后,2011年2月17日,国家质监总局和工信部、工商总局三部委合作发布——“关于将平板电视机商品纳入《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调整范围的公告”。公告明确规定,将平板电视机的整机和显示屏等主要部件,纳入现行的三包规定。至此,“液晶电视不是电视”的争论告一段落。
毛驴拉路虎,车主维权烦恼多
生产者和销售者钻空子,说我的产品没有专门的三包制度,那我就不实行三包,这个现象一度在汽车消费领域尤其凸显。
在汽车三包制度出台之前,消费者和车企之间的矛盾频频发生。央视《消费主张》栏目2011年曾播出一期节目“百万路虎烦恼多”,引起过广泛热议。
2010年6月,辽宁的李先生全算下来花了将近200万元买了一台路虎揽胜豪华越野车,可没想到第一天这台车就出现打不着火的状况。几天后,路虎车的发动机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几个月后,路虎方面才给他了换了一台发动机。可第二天,汽车又坏了。刚加满的一箱柴油跑了一公里就没油了,原因是路虎维修站的工作人员更换发动机的时候失误,导致汽车漏油。忍耐到了极限的李先生最终无奈的在路虎中国辽宁地区代理商,尊容4S店前,导演了两头毛驴拉路虎的一幕。这台被毛驴拉着的路虎车,车身上贴着横幅,上写:揽胜质量太差,拖回维修无数。
李先生说,由于汽车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像遇到他这种问题的车主维权很难。不过,历经十年,汽车三包规定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国家质监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告诉记者,经过统计发现,汽车三包规定出台以后,车企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率、矛盾率大大下降。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3月12日19:25播出的《消费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