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807年 ,德国Reuss教授发现在含有 毛细孔的结构 中,液体会随着电流流动 ;1930年 ,瑞士 Ernst发现在含有毛细孔的结构中,正负极之间施加 电荷使水发生移动的现象 ;1962年 ,Fanke经过实验研究 ,正式建立了电渗透理论 。
原理:
在混凝土和砖石结构中,水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到结构 内 部。其 中,最简单的方式是水利用 自身重力或侧 向压力 ,通过孔 隙和各 种裂缝渗进结构内部 ;同时水分子也可以通过结构 中的毛细孑L渗透到结 构内部 ,且毛细孑L直径越小 ,吸水活动越明显 。在电场作用下 ,水分子会 沿着电势梯度方向 ,朝着负电极移动 ,水分子这种定向移动的现象便是 电渗14-5-。电渗现象及作用原理如图 1所示。利用低压正负脉冲电流 ,将 结构 (如毛细孔 、裂缝 )中的水分子电离 ,水分子移动的能量大于水 的自 重力和结构中毛细孔虹吸作用力共同具有的能量 ,能承受高压水作用 。 只要连续施加正负脉冲电流 ,结构内的水就会一直朝着负极一侧 (结构 外侧 )移动 ,形成一道密闭性防渗屏障,防止水或潮气渗进结构内部
国外实际应用:
作为一种可以防止渗透水的技术,其应用大部分在公共建筑,比如隧道,防空洞,旧建筑改造中.
毅建解读
1.他不是黑科技高科技,他很早就发明了,其次广泛用于冷战时期各种军工类防空洞中.
2.注意他是需要混凝土和砖微小毛细管缝隙的,如果有有机防水层,水就透不过去了.
3.它并不能有效的阻止地下室墙壁的冷凝水,正如我一贯所说,地下室墙壁的冷凝水是因为墙壁过于冰,低于环境露点温度,导致墙壁表面冷凝水结露,进而引起霉变发霉. 他能搬运了陵水的唯一前提,首先要有水出来,先用冷凝水,其次墙壁上还是需要有毛细微通道,才能把水慢慢的搬到墙外. 所以想让他克服冷凝水,我只能从定量的来说最多能缓解5~20%的冷凝水,
4.为什么公共空间,比如车库,地下隧道,更为有利的采用这种技术,因为大空间反而是渗透水更多一点.同时保温又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造价高.
5.有卖这种设备的人跟我争论,最后还能招架的唯一优势,是说墙面冰了,夏天比较凉快. 其实不然,他忽略了量,由于没有外墙和外窗的传热,地下室本来就很凉快,如果定量来说,40度的高温降低到26度,假设一个地下室有100个平方4米高度,这点空气也就是一匹壁挂机只要开三个小时就能冷却下来. 也就是说墙壁冰一点是带来了一定的冷量,但是地下室为什么冬暖夏凉的更多原因,没有外墙和外窗的传热.所以地下室本来就不需要多少冷量. 这个也体现在我们配置空调上面,遇到地下室的我们都打0.3系数,都还算高的.
结论: 电渗透法并不能防止墙面产生的冷凝水,而地下室冷凝水最大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保温,它应该能有效解决渗透水,(我就不说他没电的时候的情况了.). 而地下室发霉90%的客户基本都是冷凝水发霉.毕竟保温不属于开发商最擅长的防水工作.
电渗透的优点是 在大面积的各种隧道,博物馆,地铁站,水电站,地下车库中用低成本的办法解决壁体渗透水的方案。
最后唯一结论 我不推荐!除非你实在没条件保温.你再勉强考虑一下.
引申 回家有一条路很陡,由是您买了各种避震功能高强的车,,听了很多商家的介绍. 实际上本质是应该把那条路铺平.
道路很陡 就是说地下室经常会发霉
墙体保温就是把路铺平的唯一解决方案.
各种高级避震 就是买除湿机,搞电抗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