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我们我们一行人来到山西省晋南中条山腹地一个叫郭原的古村落去采风,巧遇村中能人85岁的郭大爷,他能说会道知识渊博,把郭原村的历史和民风讲的是头头是道,老人家兴致起,便带着我们在村子里走户串巷的参观,G老师向他打听一个叫郭光志的朋友,郭大爷一听哈哈哈大笑说那是他的表弟,也是村子里的名人,随后G老师给郭光志打了个电话,互相寒暄问候过后,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了要安排午饭招待我们的话语,看来G老师和郭大爷的表弟相当熟悉,山乡遇故知,平添了一份期盼的相会。
一行人沉迷在郭大爷介绍的美景和历史文化中,不知不觉在山村里转悠到了下午2点钟,忽然G老师接到了郭大爷表弟喊叫吃饭的电话,告诉我们今天特意从城里请了3位“高级厨师”,做了一桌美食招待大家,听到了美食的诱惑肚子便叫了起来,一行人在郭大爷的带领下来到了他表弟的家,刚刚踏进院子一位美女端着两盘切好的西瓜迎面走了过来,招呼着大家进房吃瓜休息,避暑降温,回家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郭大爷表弟的家外观是个传统四合院,虽然不是很豪华可是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看上去很有年代感,走进房间就像穿越到了现代,室内明窗净几,装潢摆设很现代,老人正在卧室内整理着自己的书画作品,看到我们进来立即放下手里的活,招呼大家坐下赶紧下吃瓜降温,他和G老师相互寒暄开着玩笑,看样子应当是老朋友了,一番热情问候过后,大家围坐在茶几前边吃边聊,听着老人们叙旧言欢。
郭光志大爷今年78岁,他和郭大爷一样精神矍铄,满头银发,一幅花镜架在鼻梁上,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文人墨客的气质,简单自我介绍便应了摄影师的判断,果然不出所料。他给我们介绍说自己原来是个中学教师,现在退休在家,一辈子酷爱文学创作和书画艺术,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作品常常见于报刊杂志,现在退休在家依旧笔耕不辍,老有所乐。自己和G老师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虽然不常见面,可是都把彼此记在心里,今天有缘来到了他家,一定要多停一会,交流交流,G老师自然十分乐意,随后三位老人畅怀叙旧,交流艺术,开进入了他们友情的世界。
三位老师情趣盎然在南房里聊着艺术的话题,郭大爷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从人生感悟谈到社会变迁,又把乡间民俗结合到了艺术创作,知识面相当宽,兴致高处,声若洪钟,情绪激昂,时而有娓娓道来,幽默风趣,看到他们相谈甚欢,摄影师便悄悄退了出来,走进北房想看看从城里请来的三位“大厨”模样,房间里奶奶带着3个美女正在做饭,她答话说道:“都是你郭大爷和你们开玩笑,哪里来的大厨,是他把三个女儿叫回来做饭来了,其实这几天我们停在县城里,大女儿的孩子结婚,所以聚在了一起,听说你们来了,我们就一起赶回来做饭招待你们。”
老人家有3个女儿1个儿子,现在都生活在城里,大女儿和小女儿在本地,二女儿在东北,适逢孩子结婚全家人便团聚在一起,三姐妹这几天就一直陪着父母,听说父亲要招待客人,二话没说便赶回了农村老家,在母亲的安排下,到小菜园子里采摘了蔬菜,开始按照母亲的意思分工做美食,6个大菜已经做好,接下来做主食,听她们说这道主食是灵魂,要做一种当地农人待客美食小吃“黄金饼”,大姐二姐在案板上忙碌着做菜包子并没有见到饼子的模样,觉得有点奇怪,大姐解释说:“这种黄金饼,其实就是城里人说的菜饼,只是当地农村人做法不一样而已,先要把发酵好面片做成菜包子,个头直径在8CM大小,下锅烙制时候用手轻按便成了饼子模样,大约10分钟就会两边金黄,‘黄金小饼’便华丽出锅,成了特色美食小吃,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常用它招待亲朋。”
三姐妹自然分工,两个在房间包着菜饼,小妹在屋檐下烧火烙制,老妈妈不动手却是两边跑,一边看着女儿们做饭一边不时地指导着,老屋檐下的小泥灶台上,烟火味和面菜香味汇合在一起弥漫在院中,柴火饭香飘荡在四合院子里,瞬间占据了味觉器官,家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小妹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吃妈妈做的柴火饭,特别是做馅饼,一根木棍烧起来油温火候很好掌握,烟熏火燎中做出来金黄色的馅饼有一种奇特的香味,特别是农村人自己的韭菜和土鸡蛋做的馅料更香,这是城里人用的电饼铛和液化气灶永远做不出来的味道,这个特色美食也是妈妈的拿手好戏,想吃的时候自己就回家。
三姐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过了一会大姐喊叫着大家吃饭,看到我们拍照,她笑呵呵地端着一盘“黄金饼”走了过来,从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她端着幸福生活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圆圆黄黄的馅饼,直径在10CM左右,尽管是手工制作可是大小几乎相当,奶奶介绍说当地待客的小菜饼之所以也叫“黄金饼”就是这个样子,它和其它地方的不同,发面的时候使用的是农村人常用的干酵母,不软不硬的面团要掌握得恰到好处,里边的馅料要求极高,土鸡蛋自然是首选,韭菜更讲究,必须选择细细嫩嫩的小苗,切段也是到了最短的极致,烧柴火主要是利于烙制的时候对油温的控制,当然了还有加入柴火饭的特有香味。今天三个女儿一起做了大半天,时间有些长,可是看来做的还不错,闻着都想更不要说吃了。
我们先请四位年长者坐了下来,W老师很自觉地给大家端上了这个“黄金饼”,小饭桌上放着6盘大菜,6碗花生小米稀饭,都是农家口味,纯正的农家饭。W老师常年在他乡经营企业,大鱼大肉吃惯了,对家乡的农家饭有一种特殊的情节,他咬了一口馅饼激动地说:“这就是家乡柴火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要比山珍海味香得多,我看这一桌高级饭,黄金小饼韭菜鸡蛋才是灵魂,坐在老屋里吃待客饭,这才正宗不但是乡情更是亲情,今天在这里就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吃到了自己妈妈做的柴火饭。”说到动情处竟然掉下了眼泪。郭大爷说老朋友新朋友都是好朋友,到了村子里就是回了家,热情好客是山里人的习惯,只要大家吃得舒服,想吃什么给做什么。
郭大爷一家保持着当地农村人的习惯,等客人吃完饭他们才会就餐,看着奶奶带着3个女儿忙了大半天,我们再也不好意思打搅她们的生活,吃完饭谢绝了两位大爷的挽留,给钱怕伤了一家人的感情,随后G老师留下一本摄影作品集,J老师送上了一幅书法作品,并且给他们在老照壁前留下了一张合影照片作为纪念,算是对郭大爷一家人款待的回赠,小小礼物不成敬意,难以感谢一家人的一片情。
这次采风我们觉得似乎与郭大爷一家有一种缘分,彼此之间都有一种无形的亲情线在联系着,告别的时候一家人把我们送出很远,几次挥手再见,W老师是个很重感情的人,竟然又偷偷抹了一把眼泪,甚至有些难舍难分,对我们说过段时间一定要在此重走郭原村,看看两位老人家,品品黄金饼,拉拉家常,重温乡情亲情。祝愿郭大爷一家幸福安康,和和美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