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广电-快点温州
“马崩!马崩!”孩子在车里叫着麦饼的温州方言,小手抓起饼就狠狠咬了一口。
“小心烫!好吃吗?”妈妈笑着用方言问。
“好吃西好吃!”这一半普通话一半方言的“半番”,听得记者哭笑不得,这是发生在沙头镇珍溪口大桥外侧的王徐记麦饼铺里的一幕。
上午10时许,店主徐春珠几人正忙着洗咸菜、擀面、包馅、放入麦饼机,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不时有小车停在门口,带走几个麦饼。
30多年前珍溪口渡头的麦饼摊
一直有一种说法,说永嘉麦饼原出自沙头古镇,因为多沙地,不适合种稻谷,但却适合种麦。一年收上千斤的麦子,自家吃足够了,多出来的就会磨成麦粉做麦饼,上世纪楠溪江畔还没有公路时,人们出行到温州城区靠的是水上交通工具——楠溪舴艋舟。而沙头是楠溪江水与瓯江潮水的交汇之地,也是楠溪舴艋舟停靠旅客歇脚候潮的埠头,由于所制作的麦饼香脆可口,又便于携带,深受船老大和旅客喜欢。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商机,1988年,30岁的徐春珠在珍溪口渡头的亲戚家小卖部门口摆上乡村用柴火烧的镬灶,摆上一口大铁锅,她的麦饼买卖开张了。“那时候,2块钱开一个,平均一天能能卖出去10几个。
“要知道,那时候平常一个工人一天也就20来块钱,还轻松!”徐春珠一边手不停,一边和记者闲聊起来。后来,珍溪口大桥建成后,渡头上往来的船少了,麦饼的生意大不如前,徐春珠便回家专心务农。
水上船少了,路上车多了起来,看着“三轮卡”往来不绝,徐春珠心底又泛起了擀、压,收、捏的麦饼技艺。她与丈夫王丐琴商量了之后,便在珍溪口大桥边自家地里开起了麦饼铺,并取名王徐记。丈夫王丐琴种菜、做咸菜、梅菜干,徐春珠就专心地做麦饼,研究技艺。这一开,便是30年,随着生意的日益红火,店里请来了员工,麦饼制作工具也从烧柴的农家灶变成煤球炉,又变成现在的电饼铛,生意逐渐红火。谈起这个话题时,坦言她靠一个个麦饼攒起家业,培养儿女长才。
用自家的食材做传统的沙头麦饼
“老板,先来2个麦饼我们解解馋,要咸菜的,要脆一点的。”还没下车,途径此地的朱晓芬和她的闺蜜就喊开了,除了自己吃的,她还预定了60个麦饼,打算带到江苏请厂里工人们尝尝。
“经过我们这里的人,都要过来买一个、尝一下。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卖5、600个。正月的时候我们这里的人到外地去,他们都要三十个、五十个带到外地去。疫情逐渐被控制,这段时间出门的人较多,订单也多了起来。”徐春珠说,来来往往的车子经过这里,逐渐在这里形成一套“麦饼服务”。客车司机总会问上一句,看看有没有人要买麦饼。往往一车就要几十个,然后便是提饼、装袋、找钱,动作干净利索。
特别是到了夏天,来珍溪口的游客众多,运动一阵后,坐在店门口的凉亭里休息。麦饼就着啤酒,越吃越有味!
说起自家的烧饼,徐春珠还是挺骄傲的。从原料、和面、调味,再到火候、时间的把控,她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终抓住了一群顾客的胃。徐春珠说,她家麦饼里的咸菜、梅菜干都是自家老头子种的、做的。
“盐多了不酸,少了太酸。时间、温度都会影响咸菜的味道。”说起咸菜,一直在一旁默默洗菜的王丐琴打开了话匣子,他在附近种了4亩地的包菜、白菜、雪里蕻、葱等麦饼馅料蔬菜,就是为了每个饼都能用安全绿色的原料。
麦饼技艺有传人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实体商品店受到电商平台的冲击,餐饮行业则插上了外卖的翅膀。这么多年来,王徐记麦饼铺除了定时上门取件的顺丰快递,倒是变化不大。
虽然自从九丈到下烘头的山洞通车后,店门口的车流量少了不少,生意也不免受到了影响。可总有那么些好这一口的老主顾,不辞辛苦特地绕路地去买麦饼吃,不只是麦饼,也有人专门带些咸菜回家。
王徐记麦饼铺曾获2015年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最佳人气奖、第二届永嘉县楠溪麦饼王称号,徐春珠本人也受邀担任永嘉县首届“楠溪麦饼王”麦饼制作技能大赛评委。徐春珠说,在耳濡目染之下,3个儿女从小就会做麦饼,有空时也会来店里帮忙。特别是小女儿王娟燕,7岁就已经能站在板凳上掺面粉,10来岁就能独自做麦饼。到王娟燕13岁时,徐春珠和丈夫上山种菜,她已经能在店里接生意,做麦饼了。前年,王娟燕代表王徐记麦饼铺参加了第二届永嘉县楠溪麦饼王,一举夺魁。
会不会让子女做麦饼行业?徐春珠沉思了一会儿,说了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做麦饼太辛苦太枯燥了,至少现在他们还不会想做。”现在老两口才60出头,身体都还好,他们会把这家店一直开下去!
来源:快点温州APP永嘉频道
编辑:三路
责编:谷璋彤
主编:钱中彪
审核: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