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锅是一种民用的高压容器,所以从设计、用材以及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检验,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格厂家的产品,使用都是安全的。但尽管如此,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不幸。
高压锅爆炸事故
类似事故一般集中发生于老式高压锅,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为了使食物更快软烂入味,就需要营造一个高压环境,让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加而提高。高压锅就是这样一种利用密封技术使锅内水在较高的压力下沸腾蒸煮食物的炊事锅。
安全阀的工作压力是一种保险功能。国家标准规定,压力锅的安全压力为1.4~2倍最大公称工作压力。例如,公称工作压力为100kPa的压力锅,其安全压力应在140~200kPa,即异常情况出现时,安全阀应在140~200kPa范围内能自动开始工作,达到泄压的目的。若锅内压力超过锅所能承受的压力就极易引发爆炸。容器内的压力介质在极短的时间内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爆炸的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是一种物理爆炸。
工作原理——
想要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当然还是要先从它的工作原理开始说起。
在高压锅工作过程中,燃气通过燃气灶给锅底提供热量,锅底通过热传导形式将所获得的热量传递到锅底内表面。同时,锅体的侧面与周围空气之间有对流换热现象,并且伴随着辐射放热的产生。
此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水密闭起来加热,水蒸气产生后,内部气压增加,压力达到一定的大小后密闭容器就会爆炸。如何设计一个阀门来控制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使得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阀门能自动放气,让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和沸腾温度均保持一个固定值,就成了高压锅设计中一个关键问题。
于是便有了排气阀(限压阀)的存在——
排汽阀的构造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金属重块和一个适当面积的排汽孔。设金属块的重量为W,排汽孔的面积为S,则锅内的气压被控制在P=W/S。当锅内气压小于P时,排汽阀关闭,因为这时候重块的重量大于气体对它的总压力,重块将排汽孔堵死。反之,当锅内气压大干P时,气体对重块的总压力大干重块的重量,排汽阀便打开放汽。于是高压锅内的气压便可以维持为P。
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这种排汽阀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排汽孔很小,有时会被蒸汽冲上来的米粒或豆子等食物所堵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排汽孔的面积S减小了,这时控制气压P便会增大,高压锅就有爆炸的危险。
老式高压锅
为了使高压锅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安全阀。一旦排汽孔被堵塞,锅内的压力便会升高,锅内温度也一同升高。安全阀上安装了一片在某一固定温度上就会熔化的低熔点合金片(铝熔片),一旦温度达到了它的熔点,安全阀就会适时把气排出后达到平衡将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避免发生爆炸。
安全技术的升级——
但即使有了这两个装置,也不能很好的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针对老式高压锅易爆炸的情况,新型高压锅也做出一定的安全技术升级——在高压锅的进化之路上,陆续新增了防堵罩、报警阀、泄压窗、止开阀等装置。
排气管底设有安全防堵罩,可过滤饭渣,防止堵塞排气管;
当压力达到一定标准值且继续上升时,报警阀发出警报声提醒及时关火;
当锅内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密封胶圈会从泄压窗挤出,实现超压自动排气;
升级限压阀,设置止开阀,做双重保险,实现自动止开,保证未泄压状态不能开盖;
改进后高压锅
此外,高压锅的钢制零件也做防腐处理,减小使用损耗,增加使用寿命;
部分高压锅还采用燃气灶、电磁炉通用材质,可避免明火,减小事故概率......
随着市场需求,市面上也出现了更加安全可控的电压力锅,避免明火的同时,它们所具备的限压保护、压力自控、防堵保护、一键泄压、精准定时等功能,也是解决了人们需要时常看守、手动排气易烫伤等问题。
无论技术再怎么先进,想要在使用过程中有更高的安全保障,还是要有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良操作往往是造成悲剧的一大隐患。
注意事项
1.安全阀上的低熔点合金片,一定要采用合格的产品,更不能自行用其它金属片代替使用过程中金属片靠锅内侧要注意不被食物堵塞,以免影响热传导。
2.排汽阀上的重块不能增加重量,也不可以用其它物体压在上面,当阀门开始排汽时,还可以适当将火关小,这样既安全又节省燃料。
3.排汽孔应保持通畅,不能随意扩大或堵小。
4.锅盖上的密封圈,每次用过之后应当洗净,每次使用之前最好用水泡湿;一旦发现密封圈的材质老化,有漏气现象,必须及时更换,以免由于密封不严,从密封圈处发生沸水喷漏伤人。
5.高压锅蒸煮食物后,一定要等温度降低到100℃以下时才可以移去排汽阀,否则沸水会从排气阀喷出致烫伤。
当你拥有一个合格的高压锅,
又能安全正确的操作,
那么恭喜你,
你将征服一个“爆”脾气的高压锅!
参考来源:
[1]武际可, 黄克服. 漫话高压锅[J]. 力学与实践,
[2]周道祥. 从压力锅的爆炸说起[J]. 力学与实践, 2000, 22(4):2.
[3]聂学俊, 王丽, 李国锋. 压力锅工作过程中的热分析[J]. 食品与机械, 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