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但这是凌晨4点的郑州抗癌共享厨房。”寒冬中的郑州还在沉睡,“抗癌共享厨房”的老板张广兵就已置身“哐哐”作响的锅碗瓢盆和呲着热气的高压锅之间。郑州暴雨中的紧急抢修,“来份A套餐”的“暗号”,都曾令这个店铺小小地走红。
张广兵对南都记者讲起这个共享厨房的故事,创办的想法最初起源他那段陪护父亲手术的时光。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创业”的想法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选中这个地址,为病人和家属收费提供做饭场所,店铺因此得名“抗癌共享厨房”。
七年多的时间里,无论铺租、水电价格如何飞涨,“炒菜5元,炖汤10元”,厨房灶具、水电和各类调味品的使用费从未改变。近日,张广兵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由于缺钱,厨房经营遇到不少困难。“但是这么多年了,我知道病人和家属们离不开我,所以我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让他们吃好每餐饭,让他们的病能够早点好。”
郑州“抗癌共享厨房”门口。
烟火
“腊八过了就是年,新的一年祝大家早日康复,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不变的心愿。”1月9日晚,张广兵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请病患和家属们在腊八节免费来店里喝粥。共享厨房位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附近,相隔不远的还有河南省人民医院。120平米的公共厨房,升起医院周围最温暖的烟火。
厨房里,患癌病人和家属来来往往,治病掏空了其中许多人的家底。外面餐馆的饭菜往往重油重盐花费较高,亲手烹饪饭菜,让亲人不再在吃上面委屈,是他们最朴素而触手可及的愿望。
张广兵是一个“90后”小伙,2014年时,“共享厨房”还只是他的一个创业想法。他回忆说,他的父亲之前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做过心脏手术,作为陪护的他切身感受过买不到可口饭菜给病人的麻烦和痛苦。共享厨房本来是他一个希望能盈利的创业项目,没想到后面开始贴钱。
“厨房门面不大,整体较深,分3个区域。”张广兵向南都记者介绍。店铺一进去是蔬菜区,外租给卖菜的人经营,省去客人“东边买菜,西边做饭”的麻烦。他说,“外租收的钱很少,对我们的整体房租没什么帮助,为的是给客人提供方便。”
再往里走就是做菜的区域了,右边炖汤,左边炒菜。“炒菜收5元,炖汤收10元”,7年多时间里,价格不曾改变。炉灶旁食用油和调味品一字排开,供免费使用。每天中午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56个电子炉灶腾腾冒着热气,来者默契地将疾病的苦痛搁置在门外,走进来,就只着眼一方案台。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饭菜里了。
厨房最里面是备菜区,冰箱、水龙头、菜刀、菜板等一应俱全,厨房还给客人免费提供葱、姜、蒜等调味料,尽量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张广兵每天都到厨房帮忙,遇到做饭生手时,他会帮忙加个工;客人忙不过来时,他也帮忙削皮、洗菜,打打下手。
张广兵帮助客人炒菜。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们要负责把锅、碗、炉灶和台面洗净,地板一天扫三遍,高压锅操作太危险,也是我们亲自帮忙,都是一些繁琐且无趣的工作,每天如此。”下午三四点才吃完午饭的张广兵平静地向南都记者介绍。
困境
2020年,共享厨房原来所在的菜市场搬迁,张广兵一打听,周围新店铺一年的租金15万元起步,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他告诉南都记者,“我家里人也都很现实,本来就觉得共享厨房不挣钱,这下刚好,让我关了店去做点挣钱的活儿。”
只是,厨房才关了几天,张广兵就收到了无数电话和短信:“厨房怎么关门了?病人没地方吃饭了,我们需要你! ”张广兵身上也始终拧着一股劲儿,他说,“我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去,服务病患这么多年,我知道他们离不开我。”
2020年7月,张广兵找来魏兴江、王战胜,他们之前在医院附近各自经营过共享厨房,三人合伙把“抗癌共享厨房”重新开张。没钱请员工,他们就把家人拉来帮忙。张广兵说,家里人慢慢被他的坚持感动,如今常到店里帮忙熬粥、备菜。“现在店里每月挣的钱,勉强和房租、水电费持平。再难也要克服,坚持下去。”
近期,受郑州疫情影响,厨房周围的医院开始实行人流管控,平时人声鼎沸的厨房人流量少了一大半。医院有些科室管控得严,客人出不来,只能打电话拜托张广兵送饭。和去年8月郑州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样,张广兵和两个合伙人当上了“外卖小哥”,接单采买、烹饪,隔着大门把饭送进客人手里。加工费和之前一样,他说,采买食材的钱虽然另算,但收入还是少得可怜。
郑州疫情期间,张广兵当起了“外卖小哥”。
疫情并不是“抗癌共享厨房”面临的唯一困难。去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雨水从店铺屋顶漏进来,淋坏一半电磁炉和抽油烟机,厨房因为停电和漏水被迫关闭。后来有家属、志愿者自发帮忙修复,还有网友捐赠了一批电磁炉,帮助“抗癌共享厨房”渡过了难关。
张广兵介绍,“抗癌共享厨房”走红后,有人捐赠米、面、油、蔬菜等物资,有人出力免费帮忙消毒、清洁厨房。张广兵和几位合伙人也希望能将好心人的爱心传递下去,所以他们也尝试在厨房门口举办免费发放暖冬衣物的活动,想把“抗癌共享厨房”打造为公益平台。
希望
“抗癌共享厨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张广兵手写的提示语:“出门在外,求医看病,肯定会遇到困难。只要您轻声告诉我们,抗癌共享厨房足以让您和您的家人果腹。吃完别客气,直接走。”店铺经营多年,一天早晚两次免费送粥,经济实在困难的客人进店,只要跟老板说“来份A套餐”的“暗号”,就能免费吃顿饱饭。
张广兵手写的提示语。
厨房的客人们喊张广兵“老板”,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空闲时,他会和客人聊聊天,但他极少打听病人的情况,他怕家属伤心,也怕自己难过。“好了再也别来了”是张广兵对每个顾客的祝福。他告诉南都记者,“有时候,你也希望他们不再出现,但突然看到他们来,又觉得惊喜,因为知道人还在。”
张广兵始终记得多年前帮助过的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化疗的费用极高,夫妇二人成了厨房的常客。有一天,他们突然找到他说,“老板,能不能让我们在这免费做顿饭,钱花完了,没饭吃了。”张广兵心里很不是滋味,答应他们不管在这里做多久的饭,都不要钱。老夫妇俩又在厨房做了一个半月的饭后,再也没出现过。“我希望是病好了吧,”张广兵说。
在他看来,“抗癌共享厨房”绝不仅是一个做饭的地方,也是很多病人家属的心灵驿站。在亲人的视线之外,人们可以短暂抛下坚强的伪装,抱怨一会儿病人的坏情绪和“小刁难”。他们之间偶尔也会交流一下今天做什么饭,聊一聊家里的情况,对话常以“肯定会好的”作结。
2021年12月31日,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一周年,张广兵和几位合伙人给“抗癌共享厨房”的病人和亲属们每人准备了一朵红色的鲜花。直到现在,电影的海报还在店里贴着,张广兵说,“希望病人和家属们都有抵抗病魔的力量。”
快到春节了,张广兵说他今年春节又不能回老家漯河了。同往年一样,他计划把家人都接来厨房,和那些回不去家的客人们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有家人和爱,在哪过都是年。”
“希望病人们早点康复,希望这个店能在被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毕竟这条路太难走了。”新的一年,张广兵这样许愿。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