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煮饭灯和保温灯亮维修视频(电饭煲按下煮饭键保温灯一直亮)

电饭煲煮饭灯和保温灯亮维修视频(电饭煲按下煮饭键保温灯一直亮)

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更新时间:2022-01-20 18:35:58

西部网讯 (记者 刘一红)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西安辖区内流动人口有近375万人。合租房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更经济的选择,让原本完全陌生的人有机会聚在了同一个屋檐下。那么,当城市因疫情进入封闭式管理,人们24小时居家时,合租房里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

蔡小楠和室友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

4个女孩合租三居室,大伙一起搭伙做饭

蔡小楠半年前在西安新城区新光小区租下了一套三居室中的其中一间,另外两间房里住的也都是女生。很长一段时间她们互相不认识,只是偶尔见面打个招呼。因为这次疫情,大家熟悉起来,开始搭伙做饭。

“有个屋子住着两个姑娘是同事,她们之前经常住公司,这次疫情发生后两个人回来住。之前我跟她们完全不熟。”蔡小楠说,原本大家每户单独做饭吃,但一个人的饭难做,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有个姑娘搭了句话之后,这个屋子里的4个女孩开始一起做饭一起吃,偶尔还会一起追剧。

一屋子住的4个女孩都是90后,蔡小楠是她们中间年纪最小的,不太会做饭。“做饭是谁会谁上,但是大家分工明确,费用平摊,都比较自觉。”蔡小楠给记者发过来一段包饺子的视频,“有一天大伙儿都想吃饺子,其他人就开始剁馅、擀面皮,我就负责打打下手、刷洗锅碗。”

元旦那天,女孩们还一起打气球装饰了家里。“虽然疫情期间,但也要有点过节的气氛。”蔡小楠说。

蔡小楠拍摄打气球的室友们。

日常生活中其实没有那么多感动,大家合得来就多交流互动,合租室友也可以是一家人的感觉。蔡小楠说,疫情当前,尽量不给周边人带来麻烦,“我们在一起互帮互助,抱团取暖。大家都知道该做啥,没有太多需要抱怨的。”

相互“投喂”、相互扶持,感谢室友的关怀和体谅

2021年8月,常馨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家属院附近合租了一个四室,这个房子之前很安静,因为有一个在读研究生和两个准备考研的人。“大家年龄差并不大,都是95后,毕业最久的也才两年多。”常馨云说。

平常周末是常馨云和室友们交集最多的时候,彼此出入房门会打个招呼。本来不怎么见面,现在因为隔离在一起,大家会约着一起下楼做核酸,谁没有食物了也会相互照顾“投喂”。

“最近我和其他两个房间的女生交流能多一点,要是谁做了什么好吃的会邀请尝尝手艺;和另一间房的一对情侣也开始有了接触,因为女孩给我们分享了从老家带来的馍馍。”常馨云说。

常馨云在微博上感谢来自室友的“投喂”。

常馨云发了一条微博记录了在合租房里暖心的时刻:特殊时期,在每个人物资都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感谢给我“投喂”的小姐姐。合租房里的大家平时忙,连招呼都不怎么打,而现在每个人都显得格外团结。

“从不认识的室友到熟悉彼此,更多时候,是互相的关怀和体谅。”常馨云说。

居家的日子里,除了物资,也期待更多温情

合租房里也不只有融洽和谐的一面。

张宁是课外兴趣班的篮球教练,他所住的长丰园小区从2021年12月18日就开始被封控。张宁的合租房里总共住了9个人:一个女生、一对情侣、两个男生、三个男生,还有他自己。张宁说,上厕所是他的头疼事:“有个男生有时候能在厕所呆一个多小时都不出来。”

居家除了上厕所令人头疼,还有问题就是做饭。张宁只有一个烧水壶和电饭煲,除了偶尔热热熟食物,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面,“都快吃吐了”。

但男生们也有相互帮忙的时刻。元旦那天,张宁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吃点披萨吧,总不能顿顿都吃泡面馒头吧。这个披萨是隔壁室友给分享的,自己平时跟这个房的两个男生交流稍微多一些。“疫情期间还有一次,这两个小兄弟出去考研,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了点东西。”

张宁发的朋友圈。

张宁说,自己试过在微信群里把大家组织起来,但是没什么回应。张宁想着发菜的时候一起去领菜,或者一起下楼做核酸,但基本上还是每户单独行动。他还试着在微信群里邀请室友打扑克牌,但有人回复说各个地方打法不同,也算是委婉拒绝了。

“后来我就和朋友打打线上麻将。大家好像都习惯了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张宁说,居家的日子里,除了物资,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温情。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来源:西部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