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疫情阴霾下的2021,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而拉开2022序幕的枪声,也不甘落后。
1月5日,索尼总裁兼CEO吉田宪一郎成立索尼移动,官宣造车,一时间声浪不小。
事情也的确按非常索尼地方式进行着,开局就砸“现车”,这已经和很多一张PPT就敢上台圈钱的车企们,划出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 索尼2022 CES发布会,截图自发布会视频
而响应迅速的除了媒体们,还有发出一系列灵魂拷问的网友,比如:
“留给索尼和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索尼造车,优势在哪?”
“康师傅、王老吉和茅台造不造车?”
“索尼大,法好(指索尼的技术信仰)的拥趸们,会不会继续为梦想买单?”
看得出,对索尼造车这件事本身,大家多少都是抱有期待的,尽管很多都只是吃瓜心态。
毕竟经历十年低谷才堪堪逃出生天的索尼,一直元气难复,那么在这场风靡全球的抢滩大战,狂奔的它又能否拿到最后的入场券?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家曾被乔布斯十分推崇的技术型企业,要怎么走上这条新能源汽车的造神之路。
01. 匠心索尼:
沉默中崛起,濒死而再战
,”
1946年,一位不愿继承家产的富二代盛田昭夫,与同样喜爱电子产品的好友井深大共同创办了一家企业,名叫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
而索尼这家企业不疾不徐、关上大门搞技术的习惯,八成就是源于这二位有钱有闲的创始人
。
没错,成立索尼后的10年多来,这家企业就靠着卖一款电饭锅“糊弄日子”。
据悉,这款至今都摆在索尼博物馆的锅,也是这个品牌很少提及的“黑历史”。
转机来自1954年,一款发明于美国的晶体管收音机。
这款使用了来自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新技术——晶体管的新产品,很快就吸引到“电子发烧友”井深大的目光,在美国旅行的他当即就买下了晶体管的生产许可证。
那时候,二位甚至都没想清楚要买回来做什么。
后来,他们决定做收音机,据悉盛田昭夫得到老爸的一笔投资后,5晶体管收音机,也是日本第一台收音机就这么诞生了。
产品确实小巧玲珑、划时代,但售价几乎要52美元的产品,却很难在日本打开市场,最后还是靠赞助全垒打的营销活动才有了声量。
这个时候,盛田昭夫做出了第二个极具魄(cai)力的决定:
把索尼挪到美国去。
至此,他们走近当时科技发展进步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度,一家跨国企业开始迅速孵化。
被时代杂志评为仅次于iPhone的划时代发明,特丽珑彩色电视机就诞生于此。
当然,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是,社长井深大一直坚持要自研彩色电视,导致开发成本极高,如果不是四年后一举开发出特丽珑彩色显像管,Sony险些破产的故事。
尽管,我总是酸酸地不太相信这种富二代还会破产的事
,但走在这条追逐自研的匠心之路上这两位创始人,也算难得。
随后,80年代“弄潮儿”必备的Walkman随身听、被任天堂单方面解约后意外开花结果的PlayStation(PS游戏)都是索尼打造的爆款产品。
不过,一飞冲天后的索尼,也为在技术上的偏执与傲慢,吃了不少苦。
有网友戏谑,索尼一旦有了一项技术创新就在长板之上无限延长,却不去考虑产品、服务乃至售后许多时候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的巨额亏损,引起著名的“索尼震撼”,股价连续两天跌停25%,牵连整个高科技股盘下行。
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之际,更是持续踩空时代关口,MP3数字音乐、OLED 电视、电脑、手机……甚至每隔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就要传一遍索尼破产的谣言,毁灭的巨大阴影时刻笼罩着它。
直到2012年平井一夫上任,被索粉戏称为“姨夫”的他,大刀阔斧进行“One Sony”改革中,才勉强挽大厦于将倾。
2015年,索尼扭亏转盈,拉开新一轮征程序幕。
02. 向一而生:为何押注造车?
,,
平井一夫的“一个索尼”办法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分三步:
- 先对着集团砍几刀,保留移动设备业务、数字影响业务与游戏三大主干业务,将电视、音视频、半导体等部门拆分出去成立独立子公司。
这招是大公司重新整合常用手段,谈不上丢卒保车,毕竟新成立的子公司脱离集团控制,跑得更快的先例也不少。
- 其次,加强金融、娱乐业务,多手段确保企业资金流稳定。
- 最后,也是很常规的变卖土地、资产,以及旗下电脑品牌、手机部门大裁员等操作,“挖掉腐肉”、迎接新生。
索尼卖出大楼后,把百叶窗切成一块块出售
标签价5000日元(约300人民币)
尽管企业内部诸如硬件生产与内容部门矛盾等问题,依然可在产品的价格、研发方向上窥见一斑。
但至少,索尼已经找到了适合产品生存的赛道。
售价 499999 元的王思聪同款索尼电视
但短期内的利润扭转也只是乾坤一瞥,市场这个有记忆的暴躁小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发脾气、砸桌子。
刚刚恢复元气的索尼,断然禁不起股价上下浮动的捶打。
于是,这家企业急需“造梦”。
就像《人类简史》中猜测得那样,让智人超越所有物种、跨过150人的无序团体成员数量极限,创造出成千、上亿人口帝国规则的核心秘密,就在于相信“虚构的能力”。
这里的虚构,并不是单指神话、美梦和谎言,还有所有规则、法律、乃至你手中的人民币。
正是因为无数个你相信,手中这张纸可以换来食物甚至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它才得以存在并流通。而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将颓国度,都需要这种“背水一战”但又要充满信心的凝聚力。
索尼也是,索尼也在思考。
而2015年的关口,中国发生了什么,想必不用我多说。
新能源汽车破土而出,涨势滔天,不过顶着丰田、本田、日产等巨头压力的索尼,还不敢向这一领域伸手。
于是,这一年的索尼决定将自己在图像传感器方面的优势尽情发挥——进军车载图像传感器,内部称之为“汽车眼”战略。
索尼发布的IMX224MQV(右)与普通图像传感器(左)
在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对比 图源:见水印
这不是一次弯道超车,也不是暗度陈仓,而是写在纸面上的明谋。
03. 最难的战役:赋能与重生
相比于当前很多互联网造车、家电造车、乃至吹风机品牌都要造车,索尼选择的入场券显然是大众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
因为从整车生产重要性角度来看,像创维的电视机主业、格力盛名在外的空调家电业务、戴森掌握的马达核心技术,与索尼相比都要弱些也更容易被替代。这正是董明珠砸钱搞银隆,做能源布局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在专精一途真·豁出命去闯的索尼,显然没有这个困扰。
当年,连自有光感技术的三星,部分手机型号都要搭载索尼的产品。
这样的大比分领先,靠的不止是最有名的CMOS图像传感器,还有激光雷达、用以监测车内人和物体的ToF技术。
索尼的手势感应设备效果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从没放弃过硬件制造这件事。
对于大多数科技企业,专精于软件与用户体验提升是他们的核心长板,只要长板够长,他们甚至可以砍掉制造、统御制造。
就以全球科技巨头苹果来说,一台iPhone摄像头是索尼的,处理器是代工,组装更是众所周知的富士康。
因为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硬件基本不盈利,纯粹交个朋友。
而隶属于科技公司的索尼,也正是在这一关口没有迈出转型步伐,才屡屡陷入危机,但制造业崛起的今天,或许这条曾经拖后腿的大尾,会成为索尼逆转的关键优势之一。
因为,在汽车行业Tier 1梯队的零部件供应商,利润空间反而远比主机厂的大。
2020年长城、吉利、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分别为5.18%、6.04%、3.8%。
而大力加码智能化研发,利润率大幅下滑的博世(巅峰时利润搞到20%)却还能达到4.5%,依旧高于部分整车盈利。
所以,索尼转战之初的策略,其实是卡在一个比较精妙的位置。
然而2017年,索尼电动概念车SC-1露面,揭示了索尼探索新出行工具的野心。
2020年1月,更是直接爆出了首款纯电动概念车型VISION-S。
当然,这是一款联合体,由NVIDIA、高通、采埃孚、博世、黑莓、QNX、马牌、本特勒、麦格纳等等多家供应商联手,在索尼和麦格纳联合设计电动汽车平台上拼积木而已。
但当时索尼还曾回复,不造车,只是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纯电动轿车:Vision-S 01
但今天,却直接成立索尼移动,推出了02款。
据悉,吉田还曾透露,这款车已经在欧洲路试,并且是基于5G云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
四舍五入,可能就是在说我们距离量产不远了。
不过这是不是索尼需要的,那款可以划时代的产品,来彻底助力它登上巅峰王座?
说实话,很难。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大亮点,就是驾乘人员可以玩PS游戏,而且在索尼影音大礼包外加索尼影业的加持下,车机娱乐功能可以达到巅峰。
同时感知芯片与激光雷达技术的增加,也是索尼可以给到的最大赋能。
但这些产品优势显然还不足以冲击市场,形成席卷之势。
热爱游戏愿意砸下万八千块钱的信仰爱好者们,也不见得愿意砸下大几十万去购买一台移动游戏机。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他们家的第三四五台车,但至少在这个时代的普通家庭市场,竞争力依然值得商榷。
对于巨头转身难、造神更难。
但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在汽车行业全球“去汽车化”进程中,互联网、科技、制造、家电各大领域的企业纷纷杀入局中,索尼如果可以扮演那位“救世主”。
那……大约就是游戏技术宅们的春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