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饭煲src05怎么调时间(松下电饭煲sr-ccj05说明书)

松下电饭煲src05怎么调时间(松下电饭煲sr-ccj05说明书)

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更新时间:2022-04-05 20:18:50

上周,我们一家去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自驾,这次不走寻常路。

很多人关心: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不怕吗?我以前雪天在波士顿开过车:越是北方的城市,铲雪很及时,一般情况下,大路和干道都是可以通行的。

公路两侧农田甚多,瑞雪兆丰年

但如果一个地方从来没有大雪,偶发一次大雪,那就麻烦大了,美国南方的亚特兰大、中国南方郴州,都遭遇过类似的雪灾。

险些没去成,真是千钧一发。加拿大旅游签证宣布即将改成面签,很多人都赶在关门前递材料,我也是其中一员。谢天谢地,终于赶在计划出发日前的前一天,从海外国旅那里拿到了枫叶国十年期的多次往返签证。据说加驻华使馆连圣诞也没有休。

飞机在多伦多落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租车。机场里的租车公司会贵一些,去远些的地方就便宜不少,我们打了的士过去,结果被一阵数落: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可以去机场接!

作为国际游客,持中国驾照和认证翻译件,可以开一段时间的车。不同省的规定不一样,安省是三个月,美国的少数州如肯德基老爷爷那个地方,中国驾照不让开。

特意租了一辆大SUV,道奇的durango(杜兰戈),极其纯正的北美风情。二战电影中,对威风凛凛的道奇十轮大卡车,我的印象一直很深刻。

作者戴辉在为车子铲雪

可惜的是没有装冬胎,但车子才跑1万公里,轮齿还深。冬胎(也叫雪胎)是越冷越软,在雪地的附着力比较强。常规的轮胎是越冷越硬,反而更容易打滑。这边的人基本上都是两套轮胎。 我以前听说要在轮胎上绑铁链子,估计要是特别厚的时候。

道奇是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中国人熟悉的大切诺基和JEEP,这里随处可见的公羊(RAM)皮卡也都是这家公司的。

租好车了,我问了句:我(作为第二个驾驶员)也要开,怎么说? 柜台小姐显然见多不怪:加钱! 加拿大的车险都是指定驾驶员的,加人就加钱。咬咬牙加上了,一天多了十几块加币。

这辆车支持CARPLAY,连上苹果手机之后,可以用车上的大显示屏来导航,接电话和听歌也很方便。这就是所谓多屏互动的技术了。安卓手机也有AUTO功能。

多屏互动:纽约州81号公路上狂奔

加拿大和美国地大物博,都是车轮子上的国家。通信与车辆,联系越来越密切,未来的5G时代,会有更多让人兴奋的创新。我专门研究科技史,这是职业习惯。

日子过得昏头黑脑,就不按具体时间来回忆了,一个一个地方来说。

在渥太华熟悉冰雪行情

安大略省(主要讲英语)和魁北克省(主要讲法语)是以渥太华河作为分界线的。渥太华位于南岸安省这一侧,北岸魁省一侧的城市加蒂诺。事实上,是渥太华—加蒂诺一起形成了都市区。

国会大厦在安省这边,高大威猛,这边人打招呼是Hi, Good Morning什么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魁省,工作人员的第一声招呼往往是法语Bonjour 。一河之隔,泾渭分明。河这边,随处可见的STOP,一过河马上变成Arrêtez。

雪中隔河远眺国会大厦

华人调侃渥太华为渥京、渥村。这里的郊区有一片高科技区域:Kanata (其实就是加拿大的旧称),这里被称为北硅谷,有众多的高科技公司。华为在这里就有数百人的研究所,Polar码从这里成功走向5G标准。

第一天晚上路过的时候,就拍到了诺基亚研发中心。光传输的CIENA,汽车OS的QNS(属于黑莓),EMS行业的FLEX,都是世界级品牌。

渥太华一直与蒙古的乌兰巴托,一直在争谁是全世界最冷的首都。冬天这里有不少冰雪活动,必须去凑凑热闹。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国人不穿秋裤和毛线衣了,因为室内很暖和,穿了会热出一身汗的。出去滑雪和冰上嗨,如果腿冷,会在外面加一条不透水的宽松的雪裤。

2019年1月渥太华的总降雪量达到了1米,是过去20年里最大的一年,连本地的朋友都在感叹雪大。尤其是28日开始,起源于北冰洋的的Alberta Clipper(阿尔伯塔风剪)横扫北美大陆,更是大雪狂飞。

当地人玩得很疯

我这一辈子也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雪,更没有在雪地里开这么长时间的车。以前老听到赛车手们的“漂移”。在这里,这都不是事,车子经常“漂移”一下。

第一次在渥太华开车,就遭遇了一场风波。

给车子铲雪,玻璃外都冻上了一层冰,好不容易都清理干净了。车顶也有一层冰,当时没有在意。车里开了暖气,开出几十公里,车顶的冰与车顶交界处慢慢融化。红灯刹车,车顶的整块冰(大概三公分厚)一下子全部冲到了车前玻璃上,视线彻底没有了!幸亏此时车停了,赶紧出来扔冰块。后来在超市找到了一个工具,一头是扫把(扫雪),一头是个耙子,可以耙开冰。随车还要带上铲子、雨刮防冻液。

反而在天气很冷的时候,雪落在车顶不会冻结,用扫把一推就没有了。开起来时,也可随风飘落。

因为路上经常要铲雪,马路到处都有坑坑洼洼。大家常抱怨这里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而另一个是修路季。

不少英联邦国家都是左行,但加拿大右行。加拿大和中国一样用公里和℃,美国用英里和℉。

加拿大最酷的自驾,是开车去北冰洋,看极光。以前在深圳听交通频率讲过,最近又看了“侣行”。暂时我还没这个勇气,如果有天生无可恋了,一定去。

关于加拿大的古老回忆

吉林省也有个吉林市,魁北克省有个魁北克市,Quebec City,法语Ville de Québec。

看了国家历史博物馆之后,去魁北克古城的动力更足了,魁村浓缩了加拿大的历史。

这里9成人口都是法裔,操着一口比巴黎还老派的法语。魁北克老城保持着18世纪法国城市的风貌,车牌上用法文写着“Je me souviens ”(我牢记在心)。魁村和渥村都不到100万人口,还不如深圳布吉村的人多。

加拿大和美国一样,都从东部发展起来的,与欧洲相隔大西洋。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殖民者就驾着风帆来这里寻找财富了。

1534年,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率领探险船队,驶入加拿大东部的圣劳伦斯湾(Gulf of Saint Lawrence),并以国王的名义,宣布占领了这里。

对皮毛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驱使殖民者步步深入腹地。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交通路径是大河。伟大的圣劳伦斯河(River of Saint Lawrence)是必由之路。

这条大河起源于美加交界处的五大湖,滚滚大江东逝水,到了魁北克这里,豁然开阔,然后注入圣劳伦斯湾,并到达浩瀚的大西洋。

1608年6月3日,法国人Samuel de Champlain(香普兰)在魁北克建立了根据地,当时还是印第安人的村落。他按照当地土著语为其命名“魁北克”,意为“河流变窄的地方”。

魁北克古城在大河的重要关口,居高临下,控制深入大陆内地的水路入口。就好像直布罗陀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也像虎门炮台控制珠江口一样。

英国和法国在北美争夺殖民地利益,发生了战争,史称:“七年之战”。最终以魁北克一战分出了胜负。

1759年9月13日,4500名英军从魁北克城一侧的悬崖峭壁攀援而上,突然出现在魁北克城墙外的亚伯拉罕大平原上。这令固守魁北克古城的法军大吃一惊。5000法军出城,想趁英军立足未稳发起进攻,最终不敌,原因是英军的火器战术更厉害。不过,英军也未能占领古城。双方主将都在英勇阵亡。古城被围困,粮草不继,法军与英军谈判后投降。英军攻克魁北克后,很快将法国人的殖民地都吞并了。

英国统治魁北克之后,采用了怀柔政策,很好地保护了这里的传统文化。1774年的《魁北克法案》(Quebec Act),确保此地的法语母语、法式文化、天主教信仰不受威胁。

至于与中国隔太平洋相望的加拿大西部(如温哥华),则是在淘金热以及横跨大陆的铁路修通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无数华工付出了生命。这段历史和美国颇为类似。

壮丽的魁北克古城

这天没有下雪,从渥太华出发去魁北克,途径蒙特利尔(蒙村)。这里一度是加拿大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不过现在让位给多伦多了。在蒙村唐人街小肥羊的对面吃了顿中式自助餐,扶墙而出。

天黑得早,四五点就开始天黑了,赶了第一次夜路,心里好紧张。

雪路夜车,手里捏了把汗!

我们定了魁北克古城里的酒店。城里有不少单行道,走错一次,对面司机很NICE,没鸣笛更没竖中指,而是静静地停在那里,看我狼狈地掉头。

酒店前台是位很有绅士风度的老先生,热情地找了个大叔来帮我们泊车(免费停车)。英语非常地道,我都怀疑他不是本地人,不过他转眼又和其他人说流利的法语了。

我们人困马乏,嫌法式餐太繁琐,就在边上快餐店搞定。本来想尝本地连锁汉堡店Tim Hortons,但发现这里的麦当劳居然是绿色的装修,与其他地方都截然不同,果段入内!

托家属去买啤酒,回来后洋洋得意:人家还要查我的PHOTO ID(注:如驾照),怕我不到买酒的年龄!我也洋洋得意地吹了回去:我前几年在洛杉矶,也被要求过!只是现在老相了而已。

晚上电视里,居然看到了乌压压的冰雕和冰灯,原来是魁北克记者对哈尔滨的报导!真有意思!

第二天大早起来,继续吃绿色麦当劳。这么多年在海外漂泊,看到这些美国快餐和咖啡连锁,就像看到亲人一样,还有星巴克咖啡。退了房,酒店前台换了个小妹妹,问车子咋办,小妹妹用法式英语说可以在当天为我们保存,行李则寄存前台。

裹得严严实实的,去圣母玛利亚教堂,正好是星期天做礼拜。唱诗班唱了好多法语歌,一句都不懂,就是觉得好听,舍不得走。末了,大家排队一个一个地向前,牧师给每人一小块圣饼。

再去找那个有名的费尔蒙芳堤娜城堡酒店Fairmont Chateau Frontenac Hotel。据说有部叫《鬼怪》的韩剧在那里取景,不过,韩星我只认得惊为天人的金喜善,对充斥“花美男”的韩剧没有感觉,这点和年轻人有代沟。

酒店坐落在魁北克古城的最高处,气势宏伟。边上是法国殖民者香普兰同学的巨大雕像。

城堡酒店与殖民者的雕像对视

圣罗伦斯河的河面冻起来了,苍茫一片。河上有条轮船,本以为是冻在河里了,后来发现其实在缓缓移动,这是渡轮。难道会破冰?

当天气温是零下几度。不过高处风大,吹到脸上,象刀子割一样。后来才知道,体感温度其实与气温、湿度和风速都有关系。气温低于15℃的时候,相对湿度越大,感觉会越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南方的市民会感觉冬季里湿冷天气会比北方的干冷还冷。

四处寻找去悬崖之下的缆车,没想到就在脚边上,得来全不费工夫。下来后就是有名的小香普兰街了。沿街都是花花绿绿的店铺,和传说中的画墙。

我最感兴趣的是回头看峭壁和城墙,依稀感受到当年的威武和雄壮。魁北克古城是北美唯一一座拥有城墙的城市,也是北美洲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迹保存名单。加拿大人称他们是400年历史,就是因为这里。

作者戴辉在古城下,背后是悬崖和城墙

大家的鞋子不适应国情,受潮了,临时决定去取车找沃尔玛换行头。顺便在沃尔玛买了只热热腾腾的烧鸡,就在车子里急不可耐地干掉了,算是午餐。

下午开车回古城去看星型城堡。用某歌一看,古城门外有不少停车的地方。走路往返,收获了传说中的孔子雕像。

孔子雕像

返程时在省议会大厦,有一辆真正的马车。古城内的星形城堡(Citadelle)要塞位于钻石岬角(Cape Diamant)上,是北美大陆上最著名的要塞。一个说着法国味英语的讲解员带着我们转悠。

马车在议会大厦前

城堡是战胜了法国人的英国殖民者于1850年最终完工的。目的却是为了对付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然而这座牢不可破的星型城堡,却从来没有发挥过它的军事作用。

钻石岬角180度照片

最显要的位置是一尊大炮,甚至有个可爱的女孩名字:RACHEL(瑞秋)。可惜这大钢炮,从没有在实战中用过。曾经每年开春发炮炸河上的冰,不过近年连这个职责也免了。她就一直默默站在那里,等待着永远不会来的美国军队。

经过一栋大楼,讲解员神秘地说:这里面有现在最重要的军事设施,你们知道吗?然后哈哈一笑:你们不知道吧,是咖啡厅!

讲解员自豪地讲起英美之间的战争,得意地说加拿大人曾火烧美国白宫。这段历史在我天花国家历史博物馆没有提到,我回来恶补。

从加拿大陆路入境美国

我们要去美国!去租车公司续租时,换了一辆同级别的起亚SUV索兰托。

从加拿大开车去美国,要陆路过境。这并不是我第一次,不过上次却是完全出乎意料。

2009年国庆假,在美国那侧看尼亚加拉大瀑布。开车走错了路,上了去加拿大的大桥,无法掉头,只能硬着头皮走。过了大桥,看到一个大的门楼,上面写着大字:CANADA! 掉转头口,结果重新又入了一次美国海关。估计开车走错路的人甚多,关员都没有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转一把。

当时最深的感受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只有一道关。不由得感慨:大陆到香港,为什么要走两道呢?欧盟很多国家之间连关都没有,油门一踩就过去了。

轻车熟路。用某歌地图导航,渥太华到纽约市。

美加交界之处有好几座大桥

地图推荐是走Alexander Bay的海关。过境进入纽约州。24小时通关。搜索了一下,这个关口地狱的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加拿大政府提醒,尽管大麻在加拿大合法了,但是如果带出境,则无论加拿大和美国,都将认为是走私毒品。 反过来,美国的枪支持有比较自由,但是在加拿大却受到了严格的管束,携带枪支到加拿大也是犯法的。

路况相当好。我们哼着小曲,梦想着喷香的火锅。两个小时不到,就抵达了美国的海关。

我们摇下车子的窗户,递出所有护照、签证、打印的eVUS信息(每两年要申请一次)。

注意到边上有一个牌子:Zero Tolerance on Drugs! (对毒品零容忍)。问了一堆你有没有带这个那个?我们的答复都是No。末了给了我们一张单,让我们先去Park 车,然后去入境大厅“面试”。

停好车之后,要将钥匙将给检查人员,车辆要被检查(据说有警犬嗅毒品),办完入关手续之后会还钥匙。

绝大部分持有美加护照或PR的人,关员如果不怀疑,一挥手,就直接踩油门上高速走了。我还看到一条大狗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这个礼遇,国际游客享受不到。

我们在寒风中走向入境大厅。不用排队,和机场入境有天壤之别!

柜台不高,便于目光交流。关员一板一眼,很认真地问了我们很多问题。问一次,我们作答一次,随后她又回到电脑处再查,然后回来再问。

这是常规的practice,09年我们经历过一次了。每人付6美元文档费用,给了我们每人一张记录信息的纸,叮嘱我们如期返回后要交给加拿大海关。

顺利过关,开车走人!中途绕了道,经历了美国农村,真的还有人在用马车。

美国农民自己用的马车,回归古典生活

还看到了大风车。

一路南行,雪越来越少。

参拜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在电子信息科技上,这里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第一,这是美国原创精神的象征。

贝尔实验室的大楼很有特色

贝尔实验室创立时属于AT&T,后来属于朗讯、阿尔卡特-朗讯。现在这里叫诺基亚贝尔实验室。

爱好科技史的我一直想去拜圣地,从网页上看到了对公众开放展厅的信息,不禁心驰神往。

停车场很大,还不要钱,我喜欢。

贝尔实验室最初其实在纽约,因为太拥挤,搬到了新泽西的MURRAY HILL茉莉山。

AT&T垄断了美国的长途电话业务,非常富有,大力投资基础研究。旗下贝尔实验室从1925年开始运作,创造了现代科技的半壁江山。这里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

这里一共诞生了八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华人朱棣文曾领导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部,正是在那时开创了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奖。他在演讲中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第一个发明了蜂窝通信的概念,以及第一个车载电话。手机的发明则拱手让给了摩托罗拉。华人高锟发明了光传输理念之后,游说了康宁玻璃和贝尔实验室来进行产业化。

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备份星

我个人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威廉·肖克利( Shockley,William Bradford)等人发明的晶体管。

坐立者肖克利,与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

肖克利是从英国出身移民到美国加州的。他从东岸回到了阳光明媚的圣克拉拉山谷,从全国招募了八个杰出的年轻人。

不过他压根不懂管理,八雄独立创业成立仙童半导体,不仅发明了集成电路,还提出了摩尔定律。仙童后来成为硅谷芯片企业的黄埔军校,最有名的是INTEL。硅谷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晶体管技术到了日本,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晶体管收音机和电视机风靡天下,日本的电子业迅速崛起。有了一系列的品牌,东芝、松下,日立,索尼......

看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推特,其在AIoT、量子计算、下一代网络方面都在做前沿的研究。

1997年,任正非访问了这里,惊叹不已,竟然感动得忍泪盈眶。同在北美东部的华为渥太华研究所创造性地将POLAR码用到5G中,这是革命性的进步!5G所追求的,正是贝尔实验室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信息论中提出的极限——“香农极限”。

贝尔雕像

1876年3月10日,他和助手华生(这个才是搞电的)申请到了电话专利,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贝尔本人获得财富自由之后,退出了电话公司,把余年致力于他所热爱的研究与发明。某种意义上看,美国成熟的专利制度确实对科技发展裨益甚大。

电话的发明者存有争议,不过加拿大国会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枫叶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贝尔,也是为了纪念他。

联合国、晚上的时代广场、特朗普大厦

位于曼哈顿的联合国大厦,我居然从来没有去过。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我们在网上book了guided tour。其实不要钱也是可以进联合国的,但只能在游客区域买纪念品。

这是我们第一次开车去曼哈顿。停车果然是个难题,转了好几条街,终于找到一个有空位的,价格狂贵(记得是40美元),不过也管不上了。

先要去马路对面CHECK-IN,保安很客气,用半熟的英文说:欢迎来到联合国。 后来才知道,从19年开始,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的出资者了。

进了院子,没有找到传说中那把枪管扭曲的枪,但找到了残缺的大地球,

美女英文讲解员带我们参观。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真的很幸运,今天没有会议,几个会场都可以参观!去了安理会会议厅、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议厅、大会堂等。以前都是在电视里看到的,今天在现场体验了,还兴冲冲地在座位上坐了会。

讲解员介绍,除了安理会的决议有法律效力外,其他都是建议,不强制执行。当年,联合国军出兵朝鲜,也是走了流程的,而前苏联并没有反对。

有关于地雷的展示。地雷战会留下很多后遗症。现在,地雷和化学武器一样,在战争中都被视为不合规了。

我一直想看看晚上的时代广场,弥补自己没有参加过跨年仪式的遗憾。

654321倒数,巨大的水晶球掉落!阿甘正传里有经典的时代广场跨年仪式镜头。只是代价颇大:长达10个小时的等待,无处上厕所,午夜交通等。网上说花大价钱住边上的五星级酒店可以不受苦,只是我有酸葡萄心理:不受苦看跨年仪式是不劳而获!

来到夜色下的时代广场,大规模的LED屏幕非常辉煌,人头如织。我看到了抖音国际版广告的一瞬即逝。

广场上还有征兵处,屏幕上放着好莱坞战争场景。

特朗普大厦则在遍布奢侈品专卖店的第五大道上,到此一游!

高耸的特朗普大厦

普林斯顿大学,美丽而宁静的校园

导航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经过了一条爱因斯坦路。爱因斯坦发明了 E=mc^2公式,随后有了曼哈顿工程,在日本爆炸原子弹,二战结束。当年美国的研发重地,基本上都是在东海岸。

研究院楼内的展示里,也讲到了战后的麦卡锡主义。爱因斯坦受到了影响,每次去纽约也都要申请。联系到现在的形势,不禁心有所感。

普大有专门的访客停车场,24小时以内都是四美金。校园没有围墙,但自成一体,很宁静。

黄昏时候的普林斯顿

最近有个大花边新闻。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夫妇离婚了!他们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在华尔街认识。夫唱妇随,一起去西雅图创业。神仙眷侣,却分道扬镳,令人叹息。

普大还出了一个牛人纳什,他发明了博弈论。有部叫《美丽心灵》电影,讲述了他的故事,很多场景就在普大发生。

出生于大陆的华人科学家崔琦是普大的电子教授,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走在校园的小径下,我恍惚感觉,崔先生与我交错而过。

学生在校园里拦住老师请教

普大里面还有个很好的艺术博物馆,有姿态优美的观音坐像。想起去年夏天去的斯坦福大学也有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来自全球的艺术品。

风雪返程

看到天气预报,即将有大风雪,我们决定提前出发返回加拿大,原行程中计划的波士顿之行只能取消了。

一路北行,雪花从没有到有一点点,到最后越来越大,雪花在车前飞扬。我忍不住高歌了一首《塞北的雪》!

经过美国雪城后,看到有辆车掉到沟里去了。因为是斜坡,车子完整人没事,拖车已经到了现场,正在向上拉。

返程的时候,依然还是过Alexander bay,这次是过加拿大的海关。

照样是一个门楼,车子停下,摇下窗户。关员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一、有没有带ARM(武器)?我们立马说没有。 二、从美国买了多少东西?我们说:大概500美元。估计500美元是很少的数字,不值得收取关税。她说,OK,我给你一张单,你们下车去大厅。

大厅里干脆只有我们一家。柜台也很矮。加拿大关员比较热情,像是拉家常。问完了,处理资料的时候,他说:我要花些时间,你们可以坐这里,也可以去车里拿东西。

我们哪敢离开,就在他眼光所及之处呆着。手机没有信号,估计是屏蔽了,只能看KINDLE和掌阅。

我注意到关员的胸牌上的名字是“HUNTER”,表示惊诧。他骄傲地答:祖上是帮英皇来加拿大打猎的,所以他们家有赐姓hunter。荣耀的象征啊!

这是我第一次看着这样一个姓。法国和英国人来到北美的北部,当时看中的就是动物(尤其是海狸)的毛皮(FUR)。

因为有这个传统,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羽绒衣的毛领,以前是郊狼的毛皮,据说即将停产。 里面填充的是鸭绒并非鹅毛。最近天气极寒,据说美国有当街抢衣的。

结尾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随后一些天,天气持续恶化,雪越下越大,连尼亚加拉大瀑布也都冻上了。特朗普总统发推特抱怨。

过完春节后我要再去多伦多,然后从那里回国。和这冰雪日子分开,回到炎热如夏的深圳。

看到报导,北京将在2022年举行冬奥会,与张家口“塞北的雪”共襄盛举。

冰雪奇缘将在中国上映!

(文内照片由戴辉提供)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