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烤箱安全卫生吗(电烤箱安全隐患需重视不可乱操作)

电烤箱安全卫生吗(电烤箱安全隐患需重视不可乱操作)

首页家电维修电烤箱更新时间:2022-03-28 04:03:51

文︱李园园(营养师)

有位姐姐最近喜欢上了厨房的又一大神器——烤箱。用它来烤牛排、烤鱼、烤蘑菇、烤茄子、烤土豆……只需刷一点儿油、撒点胡椒粉等调味料,就别有一番风味,家人也特别喜欢,而且只要调整好温度也不会煳掉。

不过想到“烤”,大姐很是忧心忡忡:不是说吃烧烤类食物不好吗?不知道家用烤箱烤制食物会不会也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营养会不会损失很大?于是大姐把她的诸多困惑告诉了我。我想被这个问题困扰的朋友不在少数吧?

烤肉时候,致癌物是怎么产生的

明火烤肉确实是产生致癌物的温床。这是因为肉类在超过200℃的高温下长时间加热,其中的氨基酸、肌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随着温度升高,肉中的脂肪也难以“稳住”,会发生热聚合等一系列反应,形成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尤其是300℃以上高热,即便是短时间也可能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类,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当数苯并芘了。

如果大家对这些化学名词比较陌生,那么烧烤时烤焦的肉、烤煳的鱼、做菜时冒烟的油,就是致癌物产生的典型外在表现。所以明火烧烤还是要少吃为妙。

不过作为化学反应,要产生致癌物也是有条件的,其中高温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这根导火索被切断,那么致癌物产生之路就会被阻断,这给了我们一种柳暗花明的提示。

家用烤箱烤肉,会产生致癌物吗

与明火烧烤不同,家用烤箱聪明之处就在于食物不会与热源直接接触,没有油烟产生,而且可以方便地控制温度,受热也挺均匀,不会导致食物局部温度太高。所以一般的烤肉烤鱼只要温度不超过180℃~200℃,时间合适,且随时观察调整温度避免表面烤焦烤煳,就不必担心致癌物的产生(或者说产生的杂环胺类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微乎其微)。

有测定发现,烤箱烤制羊肉串的苯并芘含量,只有炭火烤制的十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远低于熏烤动物性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相反传统煎炸炒等烹调方式,如果火候控制不当,照样会导致局部焦煳,产生致癌物的。

再者,烤箱设定的温度,指的是烤箱中热空气的温度,而热空气只能接触到食物的表面,实际上食物的内部温度还要低得多,如此又加了一道“保险杠”。

另外,如果是用一层外衣例如锡箔纸、荷叶包裹食物之后再烤,那么产生的致癌物就会进一步降低。因为这样能将散失的水分留在外衣和肉之间,形成一层充满热蒸气的空隙,让食物有种连蒸带烤的加热效果,温度不容易过度上升,从而减少致癌物产生。

烤箱烤蔬菜/薯类,营养还好吗

蔬菜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而有机物含量较少,只要不会煳掉,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很少;而薯类大都有外衣,可以带着外皮烤,只要避免烤煳、吃的时候再把皮去掉同样安全放心。不过,烤制过程中维生素等对热敏感的营养物质还好吗?

有实验对比发现,与明火烧烤相比,电烤食物可大大减少维生素的损失,例如土豆在204℃的电炉中烧烤1小时,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叶酸的保留率均在90%以上,甚至有些营养素比传统烹调方法所造成的损失还小。

而且烤制蔬菜/薯类的时候放油少,甚至不放油,只要控制好温度火候没有焦煳,也不失一种省油又比较健康的烹调方式,尤其对于那些本来维生素C含量就不高的蔬菜,如茄子、菌菇等更加适宜。

用烤箱烤食物记住以下要点可放心吃

1.控制好温度与时间(不要超过180℃~200℃,越低越好),避免食物煳掉,最多烤到颜色金黄表面香脆即可。

2.焦煳部位不要吃,去掉烤煳的外皮再吃。

3.包裹锡箔纸、荷叶等烤制更安全。

4.搭配新鲜深色的蔬菜、水果、薯类一起吃。其中的抗氧化物质、植物化学物质、膳食纤维等都可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5.烤前有效的特殊处理。有研究表明,用大蒜汁、桂皮粉、迷迭香、洋葱、葡萄酒、啤酒等来长时间腌肉,有助于降低烤制时致癌物的产生量。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