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按键松手就关咋办(电暖器的开关拧不动怎么处理)

电暖器按键松手就关咋办(电暖器的开关拧不动怎么处理)

首页家电维修电暖器更新时间:2022-01-21 14:42:24

2019年开始,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在古城区域内全面禁煤。今年开始,环保管控升级,全区域也禁止烧柴火,家中烟囱不准冒烟。

甚至采取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引起群众质疑。

中午12点,居民家中不到7度

山海关区近日的天气预报显示,17日的最高温度为零下2度

12月17日,是古城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据气象数据显示,当天最高温度零下2度,最低温度零下8度。

当天中午12点,家住古城西五条胡同的牛大爷(化名)家,温度不到7度。

12月17日中午12点,古城内一户人家的室内温度不到7度

71岁的牛大爷无奈地说:“早上起来是4度或5度这样,现在7度。暖气片开开,温度也上不来。烧柴火都不行!不让冒烟,咱也没冒。老百姓就挺着呗,没辙!”

17日晚,古城西五条胡同牛大爷(化名)家的炉炕冰凉,室内温度5度

牛大爷和76岁的姐姐还有尚未成家的儿子一起生活。破旧的老房里,即使是大白天,房间里也比较昏暗,炕上冰凉,被子里很潮湿。当地政府免费发放的电暖气堂皇地挂在墙上。

牛大爷说,各级领导也到他家来过几次,除了巡查禁止烧煤烧柴之外,主要是动员他家把炉炕改为电水暖炕。

“解决老百姓取暖问题,光安那个(电暖气)起不到作用。电水暖炕也能用,光是炕热乎了,屋里不行啊。不瞒你说,晚上我站在房间里头,我都哆嗦。”

牛大爷说,清洁取暖改造是好事,大家都支持,但不能“一刀切”,禁止烧煤可以,但不能连柴火也不能烧。

最让他担心的是,过几天温度再低一些,水管冻了怎么做饭。

古城西五条胡同牛大爷(化名)晚上睡觉铺的是当地政府免费配发的电褥子

电费气费成了家庭开支负担

全面禁煤后,家住山海关古城里东安家胡同的郭大娘也很发愁。

她的儿子是二级残疾,不能受冻,电褥子和电暖气,24小时不能停。每个月还要买两罐液化气,用来做饭。

电暖气一个月一千三四,再加上两罐气240块钱,一个月光取暖做饭要花一千五六。电费气费成为今冬家庭开支的负担。

山海关古城东安家胡同一户居民家中炉灶被封堵

郭大娘的儿子章扬(化名)坐在炕上,插嘴说,前段时间,当地有关部门把家里的炉灶给封了,冻得他直哭。

章扬还说:“电费也没给报过,国家60%,我们掏40%,月月给我们添也行,我们是先掏钱,也掏不起啊。”

部分古城居民对记者表示,2019年当地政府为推进清洁取暖集中免费配发的电暖器散热效果不佳

古城内的不少群众对当地“一刀切”推进清洁取暖颇有怨言。很多住户室温不满10度,居民在家需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或钻在被窝里。

“给几个破垫子,不让烧煤,还不让烧柴火。自己冻着呗,没办法啊。”

“全屋的电暖气根本就带不起来,那暖气片白搭了。”

“反正每个月光电费就得小500块钱。我们老百姓承受不起,根本不敢点(用电)。”

有居民表示对取暖效果满意,但表示,希望当地有关部门尽快兑现电费补贴。

山海关古城西安家胡同一户居民家中炉灶被封堵

官方对禁柴规定口径不一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古城内约4300户的房产中,冬季居住的约1700户,其中集中供暖户仅有265户,且存在着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的“三多”现象。

在“三多”老城区强行禁柴封灶、环保管控加码,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山海关古城区域加强全面禁煤的政府通告

根据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高污染燃料目录》,工业废弃物和垃圾、农林剩余物、餐饮业使用的木炭等辅助性燃料均不属于目录管控范围。

此外,在秦皇岛市政府和山海关区政府官网上,都从来没有发布过禁止烧柴取暖的通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口头明令禁止。

山海关区清洁取暖服务保障热线的值班人员明确表示,古城内不准烧柴,这是区里规定的。

而对于家里面特别冷的情况,值班人员并没有给出任何解决办法:“咱城里都这样,我们家也城里的,我妈我爸也城里住,我们家也有电暖器,那没办法,到冬天我妈我爸就上我家住来了。确实都反映,但是咱这也没办法,也不是说一下能解决的,咱自个暂时先想想办法吧。”

山海关区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而秦皇岛市清洁取暖服务保障热线的值班人员却说,目前,全市农村可以正常烧柴取暖。

为何山海关古城禁止烧柴取暖?虽然山海区政府的相关领导表示,古城内不让烧柴,只是倡导,不是强制禁止。但被追问为何封堵炉灶时,相关人员却始终回避,未正面解释。

知情干部揭露禁柴封灶根本原因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举措。

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杜绝“一刀切”,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

相关领导干部明知禁止烧柴取暖、封堵炉灶不符合政策要求,但仍然强制执行。当地一位干部解释,根本原因是古城内有国家级大气监测国控点位,为了数字好看,区里只能环保管控层层加码。

“晚上七八点钟工作人员看谁家冒烟去敲门,人家都不给开门,就知道你去了不干别的事,就告诉人家别烧了,老百姓就一句话,我太冷了。”

知情干部还说,不仅仅是古城内,山海关古城外的其他村庄,目前可以正常烧柴,但临近古城国控监测点位的一个村庄,也不让烧柴和其他生物质,就是为了确保监测点位的环保数据达标。

“就是为了想尽一些办法把数值降下来。现在就是不让老百姓烧柴,就为了12月份最后一个月的数据,每年都这样,去年也是这样,今年可能达不到环保任务,所以管控更严了。”

还有一位领导干部表示,古城内国控点位的环保数据,如果不好看,确实让主要领导压力非常大。

“包联帮扶”帮了什么?

为确保古城居民冬季取暖,当地对外宣称,制定补贴方案,推动电力改造,还建立了包联帮扶制度。其中提到,由53家区直单位对古城内544户有炕户进行包联帮扶。

知情的干部说,所谓的帮扶困难户和有炕户,实为管控,严防死守,禁止烧柴取暖。

“为什么专对有炕户进行包联呢?就是因为有炕,老百姓才会烧。就是要对这些人进行包联,就是劝服。这些(宣传)信息就是这么冠冕堂皇,没有实打实的内容。”

山海关区政府官网对外发布的宣传信息

当地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宣传稿也印证了这一点。

根据山海关区政府官网12月7日发布的消息称,区行政审批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现场办公,对人民胡同10号、兴顺胡同12、13号封炉灶进行“回头看”再封堵,坚决避免私自烧煤、烧柴行为发生。

12月7日,山海关区行政审批局在区政府官网宣传称,对古城内的相关胡同封炉灶进行“回头看”再封堵

形式主义要不得

多位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业内人士坦陈,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如果损害了群众的直接利益,就是舍本求末、形式主义。

一位业内人士说:“(古城)那个地方有一个国控监测点位,出于保这个点位的原因,在这个地方努力推行清洁能源。对比一下,如果在没有点位的其他地方,也采取了相同政策,还说得过去,如果其他地方松,这个地方紧,就有为了保环境空气质量点位弄虚作假的嫌疑。”

山海关古城推行清洁取暖本是好事,该如何长远解决环保和民生“打架”的矛盾?

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央视网综合央广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