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容量有多少(普通电热水壶的容量)

电热水壶容量有多少(普通电热水壶的容量)

首页家电维修电热水壶更新时间:2022-01-21 18:56:55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中飘来一抹幽香。

闻香寻去,正是那绿叶中零星点缀着朵朵白花,栀子盛放。

庆幸自己生活在南方,即便在潮湿烦闷的雨季,也会有“无风忽鼻端”的馨香。

宛若纯洁朴素的少女,虽不够美艳,却未曾沾染烟火气。

夏夜的宁静和悠远,让人心生留恋。

一个一个的夏日,光阴荏苒,从栀子树上悄悄溜走。

此情此景,一个有盖的青瓷盖碗,一款带有清雅花香的白牡丹。

坐在靠窗的茶桌旁,便是最好的品茶时光。

说起盖碗,也成为了当下喝茶者的收藏单品。

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还能一碗多用。

但很多新茶友在购买盖碗的时候,只顾着挑选盖碗外观和器型。

而每每选好后才猛然想起来,忘了考虑容量。

拿到手以后,发现容量或大或小,又成了一桩烦心事。

对于新人而言,买盖碗到底多大容量的才合适呢?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其实,还应该从实用性和器型两方面来考虑。

《2》

什么样的盖碗,才算实用性强?

第一,盖碗作为万能茶具,一碗多用。

所谓的“多用”呢,也就是指可以冲泡不同的茶类。

比如白茶、红茶、武夷岩茶等,只需要这一个盖碗便足矣。

因此,我们所挑选的盖碗容量,兼容性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而泡茶讲究茶水比例。

想得到一杯浓淡适宜、清甜可口的茶汤,则是以均衡的茶水比例为前提。

纵观市面上的岩茶和红茶,通常以泡袋装为主。

岩茶一袋8克,红茶一袋5克。

那么,究竟多大容量的盖碗才能一次性满足这些茶类的需求呢?

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来看,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刚刚好。

将泡袋中的红茶或岩茶一次性倒入盖碗,既不多也不少,将茶水比例控制得恰到好处。

而在喝白茶之前,则还需要多一步称重的环节。

在标准盖碗中,投入5克的白茶干茶,便是喝白茶的黄金比例。

“标准盖碗”的真正意义,其实是为了茶水比例所定制。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标准盖碗能够让大家不至于费尽心思,换算茶水比例的变化公式。

若是每次遇到不同容量的盖碗,都要重新计算,实在是太麻烦了。

为了减少困扰,建议大家用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

第二,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盖碗“大”或是“小”,每位茶友对此的见解都不尽相同。

譬如,当面对一个150毫升的盖碗时,手掌大一些的男性茶友,标准盖碗对他们而言,显得小巧玲珑。

150毫升的盖碗,反倒是刚刚好。

但对手掌小一些的女性茶友,眼前的“庞然大物”,不管如何抓握都不趁手。

稍不注意,还可能打翻盖碗,烫伤自己。

故而,综合大多数人的情况来看,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可以满足大部分茶友。

不论手大或手小,不论新人还是老茶客,使用起来都方便自如。

《3》

哪种器型的盖碗,对新茶友更友好?

决定了容量以后,盖碗的选择还远远没有结束。

同样是110毫升,有的盖碗又瘦又长,有的盖碗则又矮又胖。

有的碗沿宽一些,有的则窄一些,有的甚至没有碗沿。

还有的盖碗,碗沿呈现为葵口形、花瓣形等,模样繁多。

对于老茶友而言,经验丰富,面对各式各样的盖碗,都能手到擒来。

可新茶友正是因为生疏,才应该在器型的选择上,花费更多的心思。

首先,宽底、大肚的“倒钟形”盖碗,更适合新手。

一来,它可以容纳条索(条形)各异的茶叶,不管是蓬松的寿眉,或是粗壮的老丛水仙,都能轻松容纳下。

而细瘦形的盖碗,局限性较强,对于某些茶类来说不便冲泡。

二来,它的碗口偏大,利于完成“快出水”,底部的茶汤也更容易沥干。

在出汤结束后,若是觉得尚未出尽,可以再重复一次出汤的动作,将盖碗中剩余的茶汤彻底沥干。

宽阔的盖碗底部,便于让多余的汤水倒出,而不是积累在碗底。

如此一来,便解决了很多新人在泡茶时的难题。

其次,宽碗沿的盖碗散热快,防烫手。

当我们将沸水注入盖碗中的刹那,热量就会不断地往四周扩散。

顺着碗壁,渐渐攀升,爬到了碗沿处。

这时候,宽碗沿的优势便出现了,原本聚集在边缘的热量随着宽阔的碗沿,被顺利散发出去。

到了出汤的时候,便不会觉得太烫手了。

而如果是窄碗沿,或是没有碗沿的盖碗,散热性有限。

新茶友在触摸到碗沿的瞬间,就能够感受到热气传递到手指上,宛如烫手的山芋般。

如果不及时出汤,就会导致茶叶被闷泡,造成滋味苦涩。

但直接用手去抓,又害怕被烫伤,一时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境地。

可想而知,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并不会好喝。

恰当的容量加上趁手的器型,才能塑造出一个完美的盖碗,服务于新茶友。

《4》

一个人喝茶的时候,可以用小一点的盖碗吗?

除了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还有一些容量偏小,70-90毫升左右的盖碗。

这一些盖碗,主要针对的是“单人饮茶”群体。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喝茶可以选择小一些的盖碗,但依然需要注意茶水比例的变化。

其实,所谓的“标准盖碗”并非一种约束,而是一个建议。

让茶友们能够在省时、省心的情况下,喝到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所以,当盖碗容量缩小的同时,投茶量也应该随之减少,依然保持着黄金比例。

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人会忽略这一点。

有一次,去朋友家中喝茶。

偶然看见茶桌边上,放着半袋已经开封,却尚未冲泡的武夷岩茶。

只听他说,这是上次喝茶时没喝完的,因为自己一个人喝,只放了一半,用的是小盖碗。

一转眼,发现了书架上放着的另外一个盖碗,估摸着在90毫升左右。

可以理解,朋友的目的是出于不浪费茶叶。

他的想法是,既然自己一人喝,没必要用标准盖碗,也没有必要一整袋全部冲泡。

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却不太恰当。

问题不在盖碗的容量,而是在于投茶量。

所谓的“一半”,不是用克秤测量精准的克数,只是自己估算而已。

显然,一泡岩茶8克,一半也只有4克左右,投入90毫升左右的盖碗当中,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投茶量不足,导致茶汤太过寡淡。

香气滋味不足的同时,耐泡度也会大大下降,难以品味到茶叶的本味。

况且,剩下的茶叶若是没有及时喝完,开封后还会发生跑气的现象。

换言之,这直接毁了这一袋好茶。

故而,茶友们在使用小盖碗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换算茶水比例,二是要开封后及时喝完。

若觉得太过繁琐,便还是以标准盖碗解千愁吧!

《5》

有句话说,鞋子好不好,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穿着最舒服的鞋,不一定最贵,也不一定最流行,但最不能出错的,是尺码。

在挑选盖碗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诚然,美丽的花纹,精致古朴的外表,才是第一眼吸引消费者的东西。

但华而不实,则是大忌。

徒有其表,却并不实用,反而处处让人觉得鸡肋。

这样的盖碗,非泡茶所用,而是真真正正的“花瓶”,仅供观赏。

另外,泡茶不是一成不变,还需根据情况,适时而变。

喜好一人饮茶,相应作出调整也未尝不可。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更多关于白瓷盖碗的原创知识

为何用白瓷盖碗在冲泡白茶时会烫手?这五大细节,可要多多留意!

泡茶新人喝白茶,该用什么茶具?紫砂壶、玻璃壶还是白瓷盖碗?

三个角度阐述白瓷盖碗挑选法,适用于绿茶、白茶、普洱茶冲泡!

白瓷盖碗很朴素,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这3点道破了真相

你还在用玻璃杯泡白茶吗?完整的喝懂茶味,白瓷盖碗是标配!

盖碗材质太薄,所以烫手?非也,别误会了盖碗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