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中央电视台开台(朝鲜中央台在线直播)

朝鲜中央电视台开台(朝鲜中央台在线直播)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7 09:13:02

1951年2月5日,满怀着对第二番入朝参战部队的殷切希望,周总理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

周总理对两位兵团指挥员说:“请你们来,就是想见见你们。你们为了保家卫国,即将离开自己的祖国,我在这里为你们送行。”

三人将杯中红红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接着,周总理对杨得志说:“你们19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的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去,就叫作“三杨开台”嘛!”

“三杨开台”是典故“三阳开泰”的谐音,寓意吉祥。周总理引用此典故,寄托着他对19兵团旗开得胜的殷殷期望。

当19兵团从山东出发,抵达紧靠鸭绿江西岸的丹东时,战士们亲眼看到白天的丹东完全是处于一片临战姿态。

冰天雪地的鸭绿江,给人展现出了壮观的一幕:

大桥上,满载兵员、辎重的军列,风驰电掣般向东疾驶;江中,炸弹掀起的水柱此起彼伏;弥漫着浓烈火药味的江面,志愿军战士们正踏着临时搭起的浮桥,疾步冲向江对岸。

军列上,载乘着杨得志、李志民和19兵团指挥机关,行进在铁路两侧的是64军,而在江中浮桥上疾步如飞的是63军和65军。

2月17日,朝鲜定州。

军列披着硝烟、踏着夜色整整行驶了一夜;天快亮了,为避免遭到敌机的空袭,兵团首长决定暂时停止前进,先将军列前面乘坐兵团机关的四节车厢送到定州以南的山洞里,等到了晚上再走。

车厢刚进入山洞不久,敌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庞大的机群俯冲下来,倾泻着大批的炸弹,紧接着是山摇地动的爆炸声。

巨大的气浪冲进漆黑的山洞,几乎要把洞内的火车掀翻。

敌机走后,坐在后面的杨得志站起身,拍了拍肩头上的尘土,顺着撤销边走边查看同志们。见到司令员来了,战士们急火火地问:“司令员,我们还不走啊?”

还有战士发牢骚说:“司令员,真没想到,到了朝鲜还让我们蹲在山洞里,太窝囊了!”

杨得志转过身去,没好气地甩出一句:“哼!小鬼,你不窝囊的时候马上到啦!”

夜幕终于降临,火车头的轰隆声由远及近。随着“哐当”一声,车厢开始缓缓而动,渐渐从山洞里驶出。走出不远,车厢突然开始倾斜,速度越来越快。

小桌上的茶缸、水壶等相互撞击,叮当乱想。

刚才还欢呼雀跃的大家,被着突如其来的震颤搞

这时,兵团作战科副科长余震急匆匆地跑到杨得志跟前,“司令员,不好了,我们的车厢没有车头了。”

杨得志心中一惊,急忙扶着靠背,透过车窗向前望去!呀!果然只有车厢不见车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车头和车厢之间的挂钩没有接上,车厢受到车头的撞击后,开始朝着反方向滑了出去,因为是下坡,靠着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

“紧急制动!”杨得志大喊。

几个人呼啦一下子拥向车厢尽头的制动闸,但任凭大家如何使力,就是拉不动。车厢彻底失控了。

这四节车厢里乘坐的是第19兵团兵团机关,是整个兵团的神经中枢所在,万一发生意外,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杨得志、李志民和副司令员郑维山都急出了一头冷汗。

李志民看了看杨得志和郑维山,焦急地说:“怎么办?”

“跳车,立刻组织跳车!”郑维山急切地说道。

“不行,车速太快了!”杨得志断然拒绝了。

车外的丘陵、山崖、树木,从车窗外闪电般一晃而过。十几分钟后,失控的车厢以很快的速度驶进定州火车站。

要命的是,在车厢的正前方,正停着一辆货车!如此速度撞过去,车上的人必然难幸免于难。车上的人都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张大着嘴。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十三四岁的朝鲜小男孩如离弦之箭一般,从月台上跑来,用他那极熟练的动作,迅速扳开了道岔。

几乎在小男孩扳开道岔的同时,车厢“呼”地一声从他身边驰过,沿着他扳开的另一条铁路驶出了好远,才缓缓停了下来。

车停稳后,车厢上的人欢呼着跳下车,发了疯一般跑向小男孩。

只见他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胸前斜背着一支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冲锋枪,衣衫褴褛,小脸和小手冻得红红的。

机关干部们激动地抱过小男孩,把他高高地举起来。望着被战士们举起来的小男孩,几位兵团首长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要不是小男孩扳开道岔,第19兵团机关可就危险了!这将会对战局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

李志民政委让警卫员取来一些吃的东西,塞到小男孩手里,李政委哽咽着说:“好孩子,谢谢,谢谢你了。。。”

一个小时后,车头开了过来,大家继续上路。

想起刚才的狼狈相,杨得志不禁觉得后怕又好笑,他长嘘了一口气,然后很认真地说:“刚才如果不是小孩相救,我们全机关的同志恐怕已经去马克思那里报道了!这就等于让敌人不费一枪一弹端了我们兵团的“老窝”!谢天谢地!”

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大家都在兴头上,平时喜欢吟诗作赋的李志民张口念到:

想起此事头发懵,无头火车擅自行;出师未捷先遇险,一险引得百人惊。

副司令员郑维山“咚”地一声把手中的大白搪瓷茶缸用力地放在茶几上,爽朗地说道:“我给添两句!”接着他念到:

扳道工人好机警,指点列车定州停。

李志民脱口称赞道:“好!”

郑维山嘿嘿笑了两声,笑道:“管他好不好,反正是大实话!”

“的确不错!”随即,李志民转向司令员杨得志,“老杨,你也来两句,这首诗就成了!”

郑维山也劝道:“甭管干呀湿的,痛痛快快绉两句吧!”

杨得志此时也很兴奋,他缓缓地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若有所思地念出两句:

遇险非险凶化吉,战场协力建奇功。

伴随着一阵阵掌声、说笑声,列车风驰电掣般的在黑夜里疾驰着。

2月20日,部队终于到达临时集结地殷山西南里。

23日,彭老总突然来到第19兵团集结地看望部队。他对杨得志等人说:“我可不是专门来看你们的。。。想来,但是情况不允许。这次是毛主席要我回国汇报工作,我拐了个弯,来看看你们,代表志愿军党委欢迎你们。”

杨得志向彭老总汇报了部队的情况,并问及1兵团的任务。

彭老总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快熟悉情况。眼下正进行的第四次战役不准备用你们了,抓紧准备,五次战役你们是要上的。”

短暂的会面后,彭老总就要踏上回国的归途。杨得志、李志民等送行,彭老总握着杨得志的手,深情地说:“这次没能见到下面的同志们,请代表我问大家好。等我回来,我们一起打第五次战役。”

4月6日晚,志司关于第五次战役的会议刚刚结束,杨得志和李志民便分乘两辆车,由君子里赶回笃庄洞兵团部驻地。

自从2月份的那一次“险情”后,为避免兵团首长因意外一同“光荣”,杨得志和李志民便定下了一条规定:凡兵团领导乘车开进时,杨得志和兵团其他领导同志不同乘一辆车。

朝鲜的4月,依旧寒气袭人。杨得志的车在前面,李志民的车跟在后面。

志司刚刚传达的第五次战役部署,令两人兴奋不已。他们恨不得一步赶到营地,立刻传达下去;道路虽然难走,但车速仍在50码以上。

夜间行车,常常会碰到敌机的袭击,为了防止空袭,他们乘坐的吉普车的篷盖已去掉,并安排专人在车上观察敌机。这次,也是如此,警卫员郭长荣和段友荣担负着这个任务。

大概走了一般路程,突然,两个警卫员几乎同时喊道:“有敌机!”果然,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

司机李根忠加快了车速。就在这时,敌机抛下了几颗照明弹。

然而,就在照明弹亮起来的瞬间,车上的杨得志突然大喊一声:“不好。。。”

话音刚落,就是“轰”得一声巨响,吉普车与迎面飞驰而来的一辆大卡车撞在了一起。

原来,司机和警卫员只顾着看天上的敌机,却没有注意前方。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迎面驶来了一辆大卡车。

杨得志从车上甩出去了10多米远,昏迷不醒。

警卫员郭长荣慌忙跑到杨得志身旁,惊慌失措地大叫:“司令员!司令员。。。”

李志民看到前面的情景,顿时脸色煞白,他慌忙跳下车,大呼:“老杨。。。”

过了很长时间,杨得志十分艰难地睁开了眼睛,他一把抓住李志民的手,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站了起来。

李志民赶忙问:“老杨,怎么样?”

杨得志活动了一下手脚,说:“腿没断就没有事。”接着,杨得志看了看郭长荣,问:“你伤着了吗?你们俩怎么样?”

正抽泣的郭长荣没有回答,杨得志知道他是为自己担心,忙说:“没关系,我这不活得好好的嘛!”

“太危险了!你和小郭、小段被甩出去10多米,李根忠的胸口被方向盘顶了一下。看,车的保险杠都撞弯了。”

这时,段友荣一手提着卡宾枪,一手抓着一个战士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段友荣抓着的战士正是卡车司机。

他大喊大叫地批评那位司机,甚至嚷道:“我要枪毙了你!”

杨得志急忙上前,关切地问卡车司机:“你伤着了没有?”

卡车司机低着头不说话。

李志民问他:“是不是边行车边打盹儿了?”

卡车司机点了点头,仍然没说话。

杨得志说:“撞了车,这下清醒了。快检查一下你的车走吧,不过以后要注意呀!”

司机这才抬起头来,哽咽着说:“首长是哪个部队的?你的车让我撞坏了,坐我的车,我把你送回去吧!”

段友荣没好气地问:“你是哪个部队的?”

司机回答说:“十九兵团的。”

原来是自己的兵,杨得志对他说:“那好,我们是一个部队的,你走吧!”

司机朝杨得志敬了个礼,“对不起首长,我回连队要检查的。”说罢便走了。

杨得志和李志民并没有向卡车司机说出身份,如果让他知道撞的是自己的兵团司令,那会有很大的压力,指不定路上还会出意外的。

段友荣看着走了的司机,不安地问道:“就这么让他走了?”

杨得志笑着说:“怎么?你还真要枪毙人呀!”

杨得志的车子坏了,就和李志民同乘一车。车上,李志民开玩笑地说:“鬼子的飞机没把你炸死,却差点葬送在自己手下人的车轮下,你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

杨得志笑着说:“不求后福,但愿别再来一次啦!”

回想起入朝以来数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杨得志笑着对李志民说:“要是仗还没打,就在意外事故中“光荣”了,那我可真的会死不瞑目了!”

“老杨,你放心吧,总理的吉言会保佑我们呢!”李志民半开玩笑地说。

望着眼前的老战友,杨得志有些动情地说:“是啊,总算盼到这一天了。这第一仗,我们无论如何要打好,不能辜负了总理和祖国人民的期望啊!我看今天晚上,兵团指挥部就动身前移吧!”

李志民十分赞同地说:“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两位合作多年的老战友,在颠簸的汽车上,开始研究起了第五次战役的具体部署细节。

4月22日18时整,我军在数百里地域内,全线发起猛烈进攻,第五次战役打响。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第19兵团在杨得志和李志民的指挥下,取得了歼敌2.3万余人的战果。

可到了第五次战役后期,联合国集结重兵进行反击。由于我军在北撤时组织计划不够周密,部队未安排好交替掩护,致使战局形势严峻了起来。

为了掩护大部队的顺利北撤,第19兵团63军,奉命在铁原一线阻击几倍于己的敌人北进。

63军在铁原、涟川地区的阻击战整整打了13天,为志愿军总部迅速调整新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及其宝贵的时间。

铁原阻击战打完的第二天,彭老总风尘仆仆地专程赶往63军休整地伊川。

此时,战士们刚才一线下来,一个个身上不知被火烧了多少遍,被荆棘划破了多少次;战士们身上的军装早已破烂不堪,有的战士更是上身赤背,下身只剩下一条短裤。

一个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上,一样布满血丝的眼睛,放射出一样自豪的光。

望着这一幕,彭拉着激动地说:“同志们,你们打得好,打得 好啊!祖国和人民忘不了你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第19兵团没有辜负总理和人民的期望,在出国第一仗中打得十分出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