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抗日战争电视剧完整版(十大抗日战争电视剧全集)

十大抗日战争电视剧完整版(十大抗日战争电视剧全集)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7 05:11:01

图文 l 毒舌最TOP

编辑 l 毒舌最TOP

据统计,在2000年至2014年间,内地共生产战争片224部,抗战电影占51%。抗战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发展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其作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参与者、讲述者和重构者,始终关涉在富有差异性的情境中对这场战争的历史叙述和历史意义的延续与再生产。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盘点中国评分最高、口碑最好的国产经典抗战电影TOP10,哪部是你心中的最佳?(排名按豆瓣评分高低排列)

10.《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海报

上映时间:2011年

豆瓣评分:8.3

《金陵十三钗》2011年张艺谋执导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主要围绕教会的女学生展开,讲述幸存的军人,14位秦淮女人,1位美国入殓师和1个教会男孩如何用生命来保护这些学生们。

豆蔻——完全符合鲁迅对悲剧的定义!

一、质朴单纯的儿童视角鲜明地折射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金陵十三钗》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片,没有采用成年人的角度来讲述一件残忍的事实,反而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事件,从侧面更加立体的折射出这个世界历史的残酷和冷漠。

就如电影开头那样:

从“书娟”的视角引入故事,在孩子的好奇心中一步步来记录事件的发展。他们不知道能否安全度过这场浩劫,更不知道前方到底有什么在等着她们。让观众更加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对这段过往的历史陷入沉思。

二、不同人物的转变体现出人性的悲悯

电影中,分别渲染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身份,做殡葬的约翰,妓院中的秦淮女人和教堂中的女学生等。

①约翰:“神父”一般,成为影片中的希望,从一个自私的酒鬼,转变成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②秦淮女人:原本是妓女,为了躲避战乱逃进教堂,最后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他人;

玉墨(倪妮 饰)

③女学生:从对秦淮女人和约翰有刻板印象的偏见,后来转变态度。

电影中的人物立场不同,身份截然相反,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更加显示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善意,也是冰冷现实中唯一的暖意,绝望中的曙光。全片人物的情感表达多为隐忍、内敛与克制。

9.《上甘岭》

《上甘岭》海报

上映时间:1956年

豆瓣评分:8.3

《上甘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经典黑白电影。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带领之下,坚守阵地,克服万难,在前线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传唱至今,历久弥新。

电影借由歌曲,来表达主线思想,运镜也十分讲究:

①第一段,镜头展现坑道中战士们的样貌,交代战争环境;

②第二段,镜头给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黄河、瀑布蓝天等;

③第三段,特写了唱歌的女卫生员和战士们,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电影对中美两军的刻画也十分生动。美军占领主峰时,几个美国士兵在看美女照片;中方志愿军师长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连长舍不得吃,要分给其他战士吃...一系列的细节都生动地塑造了中美两军的形象,同时告诉我们,志愿军获得胜利是必然的。

这部66年前的电影,即使放在现在,同样让人热血沸腾,黑白的画面挡不住那个时代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与崇高信仰的执着,他们的眼中永远有光。

8.《地道战》

《地道战》海报

上映时间:1965年

豆瓣评分:8.3

《地道战》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任东旭执导、朱广龙主演。这部电影是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电影,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故事片,迄今为止全球共有将近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题材的民兵革命传统教学片,当时军委在下达任务时明确指出,地道战要拍成一部带有故事情节,有鲜明人物的军事故事教学片。与其他故事片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严格的科学性和历史真实性。

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创性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作为一部军教片,《地道战》之所以能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影片中逼真的镜头外,其中演员的表演可谓立了大功片中演员都是从八一厂专业演员中挑选的,使得电影在演技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扮演汤司令的刘江更是让大家印象深刻,他将汤司令拍马屁的奴才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影片中饰演高传宝的朱龙广为了把握剧中人物,曾专门到冉庄体验生活。

7.《紫日》

《紫日》海报

上映时间:2001年

豆瓣评分:8.4

这部电影是冯小宁导演“战争和和平”六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冯小宁抗战电影艺术特色的集大成者。

影片以二战结束前夕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大兴安岭中,中国农民、日本少女和苏联女兵在经历一番生死考验之后,跨越身份立场,国籍种族的鸿沟,成为朋友的故事。

《紫日》的制作成本仅有五百万,但电影中却设计有大量苏日、美日之间的坦克战和海空战,并且极力还原了当时环境艰苦,尸横遍野的时代环境。导演还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在一场焚烧中国人的戏中,他曾亲自上场担任替身。

中国电影市场从来不乏主题先行的作品,每年我们都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几部主旋律电影,但大都同质化严重。但冯小宁导演在《紫日》中向我们展示了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深沉的反思精神和高超的剧作技法。

人们总说:“不要考验人性”,这背后真正反映出的,就是人们对于人性的不信任。导演在这部电影中也提出了相似的问题:人性值得相信吗?

这是《紫日》的立意绝妙之处,电影中的三个人各有隐喻和象征,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鲜明的性格、丰盈的血肉以及他们之间或温情脉脉、剑拔弩张的互动细节,不仅表现出极端境遇下人性的复杂,也合理且严谨的论证了现实的真相。

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一旦蒙上法西斯的阴影,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只有消灭他们,鲜红的太阳才会重新照耀人间。

6.《红高粱》

《红高粱》海报

上映时间:1988年

豆瓣评分:8.4

《红高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的早期代表作。该片是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由巩俐、姜文主演,莫言亲自担任编剧,顾长卫摄影,顾长宁录音,如此华丽的阵容。

影片讲述的是高密东北乡一块野高粱地周围的故事,以“我”的口吻叙说关于老一辈在抗战时期发生的坎坷故事。莫言在小说里就说过,这块野高粱地“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电影重在生命礼赞的主题表达,整体象征的风格突出,“红高粱”红火热烈,是典型的象征载体,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张艺谋导演运用大量的民俗性场景在突显生命的主题与张力。

影像精致,色彩鲜明,配乐独具匠心

在摄影方面,电影注重情景交融、情境相遇的境界,空间造型元素仪式化、寓意性比较自觉。高粱地孕育生命的原动力、酿酒坊承载民族责任的抗争性,两大主题氛围营造得非常到位。影片中大量使用饱和度高的红色,给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彰显了民族特色和人物情感。

配乐匠心独具,《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用来表达两颗心的相互吸引,九儿死后的再次吟唱,表达爷爷对她的思念以及往事的追忆;《好酒歌》则是表达对敌人的蔑视。《红高粱》是用心拍成的电影,体现了那一代人对电影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展现,十分难得。

5.《三毛从军记》

《三毛从军记》海报

上映时间:1992年

豆瓣评分:8.5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中国喜剧电影的最高峰,一部后现代主义的杰作,虽然它的知名度不低,甚至是很多80后共同的记忆,但是电影背后真正的意义却是“鲜为人知”。因为过去我们总是把它当作一部儿童片来看,其实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重新认识的作品。

《三毛》虽然诞生于1992年,但是做了许多具有超前意识的创新和探索。首先就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其次,张建亚导演视野极宽、涉猎广泛,擅长“玩梗”,在《三毛》中可以看到《毕业生》《现代启示录》,甚至京剧《沙家浜》选段的戏仿等等。

《三毛流浪记》代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1981年5月21日,《三毛流浪记》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中国日”放映,立即引起轰动。此后,法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电视台播放了专题节目,机场、商店、餐厅、咖啡馆张贴了大幅海报。在巴黎等六大城市连映近六十天,观众仍很踊跃。

三毛(贾林 饰)

1983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上,《三毛流浪记》荣获评委奖。

1984年,意大利第十四届“索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上,《三毛流浪记》再获荣誉奖。

法国最有影响的影评家让•德•巴隆塞在1981年5月25日《世界报》上撰文指出:“这部影片表明了中国也有新现实主义,在当时情节剧盛行的中国影坛上,这部影片的编导注重的是严酷的现实和赤裸裸的见证,影片在笑声中含着辛酸的泪。”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喜剧电影,《三毛》恶搞的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宏大叙事,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本身,虚构与真实之间存在着恰如其分的关系。

4.《血战台儿庄》

《血战台儿庄》海报

上映时间:1986年

豆瓣评分:8.5

早在34年前,一部关于二战的国产电影取得了2.7亿的票房成绩。当时按1毛的票价,这部影片带动了2.7亿人次观影,1986年全国人口为10.75亿,也就是说占了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该片的火爆程度,它就是《血战台儿庄》。

真实再现,力求还原

1986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片《血战台儿庄》上映。《血战台儿庄》以纪录片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当年台儿庄战役的残酷、恢弘。从影片选角到场景搭建,都高度还原了历史人物和场景。在挑选演员时,剧组就比对历史人物照片进行挑选,要求形神兼备,还得会演戏。

《血战台儿庄》之所以好看,首先就是故事好,编剧采访过不少参加过这次战役,当时仍健在的老兵和将领,所以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除了将少量桥段作艺术化处理之外,完全没有戏说胡说乱说的成分。

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血战台儿庄》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不管是对国军的抗战,还是对日军的描绘,并没有偏向哪一方,没有扭曲历史,没有神话人物,不偏不倚。无论是对历史的还原,还是各方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部真正的抗战影片,更是有力激发了观众的家国情怀,民族自尊心,荣辱感,所以也才能成为经典抗战神片。

该片在战争场面上,毫无疑问地做到了视听盛宴级别,例如下面这张图所示的场景:

片尾这个尸山血河的场景,完全可以列为世界上所有战争片最经典场景之列,它不仅仅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更体现出了我优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3.《大捷》

《大捷》海报

上映时间:1995年

豆瓣评分:8.6

《大捷》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吴天戈执导,雷恪生、袁苑等主演,上映于1995年。

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23路军新编第三团抗击日伪军的故事。执行此次阻击任务的新三团最大特点是:这是由一群老百姓临时拼凑起来,并且没有经过系统军事训练的部队!

首先,故事的内容很另类,既不是描写国民党军队抗战英勇,也不是写日军凶残,更不是写共产党军队的抗日反蒋事迹。而是写了一群本地民团和普通百姓、兵痞流氓、爱国将士、爱国青年与国民党正规军、日伪军“双线抗战”而牺牲,幸存者在国军褒奖授勋仪式上刺杀下达该命令的集团军司令为同乡报仇的故事。

不动声色,以小见大

有人参与的事情就透漏着人性,任何领域成功的故事就是对人性利用成功的故事。计谋、心眼、权谋、策略、战略、兵法等等都是把人性中最丑恶的东西试图规律化、工具化。

本片堪称战场现形记。集团军韩总司令并没有因为自己麾下炮团被袭击,而直接军法处置卸甲甸当地民团,而是以更高明的手法让他们充当炮灰,充当自己功勋章的垫脚石。

日本人让伪军在前面充当炮灰,就像176团对新三团做的一样;刘破烂想着发死人财;欧阳贵为了打好这场仗升连长……每个人、每方势力都在影片中展现了自己的小算盘。看完电影,我们知道了这场大捷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但是这场大捷属于谁呢?

2.《战争子午线》

《战争子午线》海报

上映时间:1990年

豆瓣评分:8.6

《战争子午线》是由冯小宁导演执导的一部抗日题材作品。曾获199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第4届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日本电影评论家奖以及第2届日本京都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

故事发生在1942年11月的冬日,抗日战争进入最为关键且最为艰苦的时期。为了剿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生力量,日军向华北地区发动“51大扫荡”。由于缺少医护人员,中共方面募得13名爱国青年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结果在途中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无情轰炸和扫射,最终只有一名女护士活了下来。

影片通过对孩子们直接投入战争的描绘,深刻表现了真实战争中的残酷性,烘托出悲壮而昂扬的民族精神,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文化永恒主题的深层思考。该片通过领袖和儿童、母亲和孩子的阐述,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关系,并摆脱以往儿童人物形象在战争片中“革命小英雄”的创作窠臼,更易令人理解和接受。

1.《????》

上映时间:2000年

豆瓣评分:9.3

由于该影片的特殊性,小编在这里不便展开来讲,大家可以根据提示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

第一名是来自姜文导演的作品,2000曾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1年,因为姜文在未通过审查的情况下参加戛纳电影节,被处以“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行政处罚。

总结

以上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国产经典抗战电影TOP10 ,以上影片你看过多少,还有哪些值得推荐一看的经典抗战电影,也请留言互相交流推荐,一起来讨论吧!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欢迎点赞 收藏 关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