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村里女人们(村里的女人电视剧全集剧情)

电视连续剧村里女人们(村里的女人电视剧全集剧情)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9 04:41:10

古色古香的木质长廊下,流水淙淙,村里妇女们边洗衣服边有说有笑。“水是深井里抽出来的,冬暖夏凉,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洗。”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前田村的张建英介绍。从早上四五点到晚上七八点,村里的洗衣房里热热闹闹,洗衣服的人络绎不绝。

张建英和姐妹们结伴洗衣的洗衣房,是金华市金东区瞄准农村河塘洗衣所带来的生态污染等问题,实施的农村生态洗衣房建设项目。一座座干净方便的生态洗衣房改变了村民们“浣衣门口塘”的习惯,也解决了由于洗衣造成的农村小微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问题。以前,直排入村内池塘的洗衣水,进入了污水管网,不再污染环境。

自2017年实施以来,金东区建成生态洗衣房575座。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完成199个农村劣Ⅴ类小微水体整治,直接受惠人口达20余万人。生态洗衣房“洗”出了金东区乡村绿色和美新生活。

“不染琴池水,仍闻衣杵声。”在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分水岗村中,一个“浣洗房”的建筑外贴着这样一副楹联。“这里就是村民们日常洗衣服的生态洗衣房。”分水岗村党支部书记介绍。

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浣洗房”,内部洗衣槽、水龙头、搓衣板、分类垃圾桶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态洗衣房”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引水入房、污水处理、方便实用等因素,在方便村民洗衣服的同时,实现洗涤废水统一处理。

在建设生态洗衣房之前,金东区做了充足的调研。在水源选用方面,根据村庄用水资源的不同,利用依势引水、地表提水、管网供水3种供水模式,分别适用于山区、平缓地带和集镇村庄。同时,在建设密度方面,根据村庄规模、常住人口数等确定规模较大村庄按照常住人口每超过500人增加1座布点。

“这样比以前蹲在池塘边洗衣服舒服多了,下雨天也能洗!”分水岗村村民卢桂朝介绍。生态洗衣房方便了老百姓,但是洗衣污水处理也一刻不能松懈。

金东区在建设洗衣房时,实施“一滴水”追踪,用水全程精细管理。洗涤用水须达到Ⅲ类标准,洗涤污水全部纳管收集。生态洗衣房建设过程中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程”,污水纳管工程建到哪个村,生态洗衣房建设项目就立项到哪个村。区、镇两级对生态洗衣房建设及长效运维中用水来源去向开展常态督查,结果纳入对乡镇和村级班子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洗涤污水无一滴直排入河塘。

在东湖街道的厅上村,只见古色古香的洗衣廊亭下,三五位妇女边洗衣边聊天,两个孩子坐在石板上做着游戏,景象悠然和谐。洗衣房内四侧铺设洗涤石板,上盖防腐木和有机玻璃搭建的屋顶,并按顺序标明洗菜、洗衣、洗拖把的功能段。洗涤污水沿沟渠进入生态湿地,经净化后流回池塘中。

河塘洗衣是村民固有的生活习惯,简单地一禁了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权衡如何实现长效治水并满足百姓需求这个问题时,2017年,厅上村第一个“生态洗衣房”建成。

作为为破解水污染治理顽疾而诞生的民生工程,生态洗衣房建成后的广泛、有效使用是关键。为使生态洗衣房具有实用性,金东区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研,边建设边总结改进,不断推动生态洗衣房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目前,全区生态洗衣房使用人群达20万人,各生态洗衣房无中断运行情形。

金东区编印发放《生态洗衣房工作指导手册》1000册。其中规定洗衣台位设计、合理选址布点和确定洗衣台位数量,配齐拖把池、垃圾桶和休憩设施,建好遮阳避雨厅廊。同时,洗衣房全程建设都有第三方审计验收步步跟进。建成后的生态洗衣房美观与功能实用性兼具,部分“颜值”极高的生态洗衣房还成为令村民自豪的村庄一景。

春节前,傅村镇下柳家村一群穿着粉红色志愿坎肩的大姐,有说有笑地在村里洗衣房内洗着衣服。一打听,原来是“美丽大姐”志愿团队开展的“关爱老人 为爱洗衣”活动。这是金东区发挥镇村妇联执委和“美丽大姐”志愿服务团队的作用,不定期开展活动引导村民养成洗衣房洗衣的好习惯。同时,建立“1 N”美丽大姐轮值主席管理模式,形成多频次常态化的动态检查监督,及时劝导门口塘、溪流洗涤行为。除此之外,金东区还设立“房长制”。每个洗衣房由村妇联主席担任房长,负责生态洗衣房日常设施维护、修缮以及向上反馈群众反映强烈的使用问题。

为保证洗衣房建设质量,金东区还根据不同的洗衣房建设标准进行财政补贴。4万元以下全额补助;4万元至8万元部分予以补助80%;8万元以上部分由各行政村自行配套,1座洗房财政最高补助7.2万元。截至目前,金东区财政支出为4128余万元,村级配套资金1773余万元。

“生态洗衣刚刚造起来的时候,村里人都很不习惯,但是用了几次以后,发现越洗越顺手,不但比在水渠边洗省力,而且还环保,现在村民们渐渐改掉了在水渠边洗涤的习惯。”多湖街道厅上村党支部书记盛惠益说。

在生态洗衣房运行使用的过程中,金东区充分发动群众,让生态洗衣的思想深入人心。

金东区创新做好“生态洗衣房 ”文章,不断丰富生态洗衣房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各村实践中,多湖街道四大门村将生态洗衣房与儿童活动角、农耕文化展等功能有机结合,妈妈们可以一边洗衣服一边照料孩子。多湖街道王坦社区在洗衣房外配套设置晾衣场,同时洗衣房内提供洗衣机,极大便利了外来务工人员等缺乏洗衣时间的人群。岭下镇釜章村由于生态洗衣房建成以后水质提升,把门口水域改造成游泳池,为村民提供更安全的夏天纳凉场所。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归属感、满意度。

与此同时,“生态洗衣房 ”思路下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使生态洗衣房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活力的幸福场所。例如,澧浦镇的琐园村,志愿者们每个周末都到洗衣房里开展道情、婺剧等文艺表演,让洗衣房充满欢声笑语。今年重阳节期间,在区妇联的发动下,各村“美丽大姐”组织开展“关爱老人·为爱洗衣”“孝老爱亲·公益理发”等公益活动,使生态洗衣房更具有别样魅力,深受村民欢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