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漫电影
当时光变快,我们需要慢下来
前言
在中国,提起电影译制片,人们不禁就会想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艺术家们。
他们精彩美丽、独具魅力的声音深植几代人的心中,
人们追随它、迷恋它,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
今天,漫电影就为大家带来50部上海电影译制厂所配音的经典电影,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1
所谓“最长的一天”是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
上海的电影译制事业,起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译制片工作小组。这也正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前身,组长就是后来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的陈叙一。
上译厂配音演员童自荣
它的原班人马除了创始人陈叙一之外,还有翻译陈涓、杨范;译制导演周彦、寇嘉弼;演员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以及录音师、放映员十余人。
初创期的翻译片组,设在江西路福州路的汉弥尔登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内。
他们满怀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热忱和激情,每天起早摸黑来回奔波,借用兄弟单位的设备和器材见缝插针地投入创作。
半年后的1950年6月,上影厂翻译片组迁往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618号(1964年之前名为梵皇渡路),并正式开始电影译制工作。
一间破旧的厂房,用麻布包稻草作隔音墙的录音棚里,仅有的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制光学录音机,用白墙刷成的“银幕”,所有配音演员们共用一个话筒......
“上译人”也是靠这些装备,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创业之路。
“录音棚就建在一幢四层小楼的天台上,风吹日晒,下雨还漏雨,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要命。”
”夏天棚里四十多度,就搁一个冰桶,用风扇吹,等正式录音时,还得把风扇关掉。“
配音演员赵慎之回忆。
过去的译制片配音工作场景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76年,上译厂由万航渡路迁往永嘉路,设施条件才好了很多。
2
“草台班子”自立门户,怎么配音,大家都不清楚。
当时的条件,他们无法出国交流学习,厂长陈述一带领队伍去中国电影译制片厂的发源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取经”,但“连最基本的口型都没有学来。”
过去的译制片配音工作场景。
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后,上译厂确定了“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的配音原则;
第一代“上译人”凭借他们的天赋异禀和辛勤卓绝的努力,创作了一部部译制经典: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在1918》《伟大的公民》《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牛虻》《王子复仇记》……
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上译依然在“内参片”这个鲜为人知的片种上耕耘。
“那时候我们翻译的内参片,一方面为样板戏做参考,还有一部分是军国主义的电影,是政治上的需要,去世界各国的大使馆,需要通过这些影片来了解各国动向。”
——上海电影译制厂退休配音导演孙渝烽
这些内参片的一部分在“文革”结束后,曾公映或在电视台播出,最为观众熟知的有《巴黎圣母院》《简·爱》《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等影片。
3
从1977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则是上译厂的黄金时代。
‘文革’中看不到外国电影,几亿人都处于文化饥渴状态,也就是这种环境造就了译制片的辉煌。
毕克
代表作品:《远山的呼唤》《阴谋与爱情》《尼罗河上的惨案》《卡桑德拉大桥》《追捕》《现代启示录》《战争与和平》《老枪》等
大家被禁锢十年之久,上译厂则为大家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
自1976年始,上海电影译制厂搬离了环境较差的万航渡路618号,搬入了永嘉路383号,并在这里缔造了80年代译制片的辉煌年代。
永嘉路383号
一大批译制片经典在这里诞生,如《尼罗河上的惨案》《虎口脱险》《佐罗》《追捕》《望乡》《野鹅敢死队》等……
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等配音演员,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明星。
李梓
代表作品:《英俊少年》、《巴黎圣母院》、《望乡》、《简爱》。
邱岳峰所配《简爱》中经典的罗切斯特片段;
陈叙一在全国独创了配音“鉴定补戏”流程;
毕克与日本演员高仓健建立起惺惺相惜的“配音情”……
童自荣
代表作品:《未来世界》《佐罗》《神秘的黄玫瑰》《水晶鞋与玫瑰花》《砂器》《苔丝》《铁面人》。
“叶塞尼亚”扮演者杰奎琳·安德烈称赞李梓的配音,赋予角色新的生命。
陈丹青直言在美国观看了《简爱》的原版后,他的耳朵里还只是邱岳峰的声音:“简直不能忍受《简爱》中罗切斯特的扮演者乔治·斯科特的声音。”
他们代表了上世界八十年代,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辉煌。
4
到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国产电影也开始逐步发展壮大,英语开始更大规模的普及,电影走向市场化,翻译片的辉煌时代逐渐落幕。
如今的年轻人,进入电影院都更愿意选择原版加字幕的观影形式,这些年关于“译制片将消亡”的说法也常有见诸报端。
上译厂等诸多电影译制厂在历史车轮的行进中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现如今到电影院看新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感觉配音的处理上还是粗糙了些。
而网友们指出的翻译不当,甚至错到离谱的“神翻译”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如今的电影神翻译
即便有配音,找更有人气的演艺明星来配音,也成为电影吸引眼球的宣传手段。
明星们档期紧张,一天配完所有台词是常有的事,更别提磨合对戏。
有些片子为了抢档期,打上字幕连配音版都根本不做了影院根本没有配音版本放。
《虎口脱险》配音手稿
将配音本身作为艺术孜孜以求,这样的事似乎已经越来越遥远。
好在,上译厂也承接了新业务,将国产电影翻译成其他语言输送到国外,这也许是全球化语境与中国文化愈加得到世界瞩目的当下,译制片的新机遇。
5
与专注于制作社会主义阵营电影的长影、北影不同,上译厂的作品总是更具国际视野。
60年,译制1500多部外国影片。
自1957年4月1日成立以来,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语言艺术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留给几代中国观众难忘记忆。
“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
上海电影译制厂首任厂长陈叙一倡导的14字厂训,一直挂在厂里最醒目的那面墙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配音艺术家们的淡出,像这样能把中外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经典对白,大约会越来越少了,但我们相信只要有这些声音为伴,岁月留下来的温暖,就一直不会消失。
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很多人也已经进入暮年,我们唯有永远记住这些为译制片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他们是:
邱岳峰,毕克,李梓,刘广宁,赵慎之,曹雷,戴学庐,尚华,于鼎,杨文元,富润生,童自荣,乔榛,丁建华,沈晓谦,杨纯成,施融,狄菲菲等等……
△ 20世纪80年代,上译厂配音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