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到多少岁,才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是18岁以后、50岁以后,还是一辈子都不能够?
我是带着几乎窒息的感受,读完了台湾作家郭强生的这部私散文《何不认真来悲伤》。“私散文”,所谓私,也许是指作者絮絮叨叨讲述的全是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自己、父亲、母亲、哥哥,以及父家、母家各位亲属的真实事件。如果说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个圆,那么作者和父母、哥哥的四口之家,就是这些圆的交集。这个交集是多个圆的重叠、交融,但也更是多个圆之间的拉扯、较量、压制、碰撞。
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作者已经50岁了,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获奖无数的文学家。他从未结婚,他说在原生家庭中找不到幸福,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多半也找不到。他渴望并努力维系一个完整的家,母亲和哥哥却都早早去了往生。他竭尽全力独自照顾着90岁的老父亲,父亲只是报以不屑和冷漠。
书里每一则故事都是那么地悲伤,原生家庭对于作者,仿佛是已经破碎但必须小心捧着的玻璃,他一次次被划出血,但是他又一次次更加小心捧着带血的玻璃碎,不要散落。
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美术教师、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从中国的北方逃难到台湾,母亲则是父辈已经逃难到台湾的外省人,因被继母嫌弃,早早婚嫁给了同样年轻的父亲,生子、又生子。
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一定是相爱过的,但是他们的不和也是显而易见的。父亲一生沾花惹草、不理家事,几乎是母亲独自撑起一个外人看起来小康的家庭。他们的日常争吵,让家在作者心里像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哥哥对家的不喜欢是毫不掩饰的,他不肯原谅父亲、讨厌弟弟、嫌弃母亲,去了美国成家,自己的父母手足,倒像是不如朋友的外人。
作者则是家里的那个乖小孩,少言、敏感。从小到大,他有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但是不管在外取得多大的成绩,他内心真正在乎的只有父母对他的评价和态度。他努力、孝顺,但内心除了伤痕就是疑惑,穷其一生他都不明白:为什么最亲的人要彼此伤害最深?
他试图理解父亲、理解母亲、理解哥哥,他试图给家人的无情和冲突找到合理的解释,以便可以解开自己终生的疑惑。他是这样理解父母的:“差别在于,我们想起原生家庭的时候,是把父母当成两个独立的‘人’来看,还是两种‘角色’而已?角色具有功能性,可以评量表现优劣,但是人太复杂,有七情六欲、更有执迷与软弱。”
他是多么希望自己家人都是彼此深爱的,只是作为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无奈和无能。也许他的理解是合理的,但是,他也知道,他的理解终归都是他自己的猜测。也许,真相就是本应最亲近的家人之间,就是不爱、或者不那么爱呢?
读这本书,除了看到一部描写精准、细腻的文学作品,更看到的是作者“揭开”自己心上疤痕的勇气。没有多少人敢于直面自己心上的伤痕。因为揭开自己的伤疤,并不代表着能够治愈伤口,更可能是引发了鲜血直流的剧痛。作者是勇敢的,无论结果如何,揭开自己不曾愈合的伤疤,至少代表了修复伤口的决心和勇气。像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的:
“我借着书写维持了我那段日子里最具底线的清醒,与现实搏击、与过往和解。本来以为这都是自说自话的私散文,每周竟有上万读者的点阅转帖。我仿佛感到,我原来说出了太多人不敢出口的心事。”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个太大的命题,也涉及太多的人。
在一个微信群里,大家讨论起了抑郁症,原来很多人都有抑郁症。一个男生说“每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旁边几乎都有一个‘迫害者’是病症的根源,而我的病症是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我妈。” 一个女生接话说“谁的病症不是妈妈呢?”
也许有幸运的孩子,在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方面,早早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会带一辈子,一辈子都在问:到底我是一个被父母爱着的小孩,还是一个被父母不爱的小孩呢?
如果心上还有很多来自原生家庭的痛,如果自己并不能够勇敢地去诉说自己的悲伤,或许这本《何不认真来悲伤》,就是一个悲伤的人,作为“同类项”的代言。悲伤是不能够被治愈的,悲伤的人们靠在一起,也算是一点点的温暖吧。
这是多么不完美的世界,那么多悲伤的人,悲伤属于你,那也不妨属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