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特战队抗日电视剧大全免费看(50部女子抗日电视剧)

女子特战队抗日电视剧大全免费看(50部女子抗日电视剧)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8 22:13:53

作者:风影

战争从来没有真正让女人走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抗日巾帼英雄。她们投入到抗日洪流中,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介绍的两位抗日女英雄,只是沧海一粟。

(一)女干部被汉奸出卖,百姓凑钱1万元联保出狱,改姓为张表达感恩

1941年,日军侵占华北后,在各县建立屯兵据点,对抗日军民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为了牵制敌人,我军在冀、鲁两省交界的乐陵、宁津、南皮、东光、盐山五县边缘地带,组建了隔津县区,建立了有400余人的抗日武装,经常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迫使敌人不敢轻易走出据点抢粮抓人。

1942年初,日军又集结大量兵力开展“扫荡”,施行凶残的“三光”政策。张云岫当时担任隔津县妇救会总务部长,带领由烈士子女组成的抗日宣传队开展工作,同时负责看护伤员。

为了粉碎敌人的残酷扫荡,上级决定将干部派到各村,发动群众进行持久战。张云岫被派到了隔津县高桥村,住在抗日骨干孙大娘家中,以母女关系作为掩护。

为躲避日军和汉奸的追捕,张云岫对外联络接头,都用自己编好的“暗语”,而且在孙大娘灶下挖了2米深、5米长的地道。有了地道,既可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大胆活动,又可以将粮食财物隐藏起来,让敌人什么也抢不到。

一开始,张云岫只是在小范围内动员骨干群众在各家挖地道,后来逐步扩展到整个村庄及邻近的村子。日军起初没有发现异常,后来知道了到处有地道,一进村就到处乱翻乱砸,一发现地道,就往里面灌水、放毒气。初期的地道,由于没有出口,没有防水、防烟的设施,人被堵在地道里就无法撤出,许多百姓因此被杀害,有些抗日干部也牺牲了。

抗日军民汲取血的教训,对地道加以改进。张云岫提出建议:将地道挖深挖长,在地道内多加上几道门,关上门再堵上棉被,就可以防敌人放毒气;再挖分道通到水井,就可防敌人灌水。经过试验,这一办法效果不错。

还有的同志建议,要将各家地道互相连通起来,并将出口通到村外隐蔽性较好的地点,如坟地、土围子、山洞等。万一哪家的地道口被敌人发现了,就可以很快转移,也便于村与村之间的配合,从村外打击进村的敌人。

为了加强保密性,抗日军民只在夜间挖地道,挖出的土都悄悄运到距村子比较远的田地里。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又十分艰苦的工程,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突然袭击。但为了打败敌人,为烈士复仇,抗日军民都拧成一股子劲。之后,在与敌人的多次较量中,大家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了地道战的威力。事实证明,在大平原地区开展地道战,既保全了自己,又能有效打击敌人,对粉碎敌人大扫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2年底,张云岫接上级通知,去南皮县刘旺泉庄接受新任务。由于汉奸告密,张云岫不幸被捕。在日伪军的酷刑拷打下,张云岫始终坚称自己只是抗日家属,没有暴露真实的身份。后经组织设法营救,以及在当地百姓的联保下,出了1万元伪币,才将张云岫救出虎口。因出钱联保的老乡们多数姓张,为感激乡亲们的大德,张云岫特意改掉了自己的本姓马,改成张云岫,延用一生。

(二)文武双全女干部,掩护战友突围壮烈牺牲

1943年,李雅林是河北安国县5区抗联主任。她文武双全,腰扎皮带,身挎手枪,头扎白毛巾,十分威风。

李雅林经常带领区妇女自卫队送情报、运公粮、做鞋袜。晚上,还常常到附近的日伪军炮楼喊话,劝日伪军投降,不要欺压老百姓。为了提高妇女自卫队的战斗素养,她经常带领女战士们练投弹、刺杀、匍匐前进等技能。

李雅林带领区自卫队与日伪军斗争,很有名气,县里经常表扬5区的抗联工作搞得好,方圆几十里都知道5区有个李雅林。

1945年4月,5区书记王交民、郭区长等人,正在淤村听取县农会主任张耀宗传达县里的指示,由于叛徒告密,被安国县1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会场。李雅林的战士本色尽显,她在强敌面前,机智勇敢,胆大心细,先掩护农会主任埋藏好机密文件。然后,她掩护县、区干部突围,自己冲在最前面。

日伪军集中火力向她射击,她的棉衣都被敌人打穿了好几个洞。日伪军一看,这是一个女人,就一边射击一边喊:“叭个牙鲁,快站住投降!”

李雅林视死如归,一面还击,一面拼命向村外冲去,其中击毙击伤了多个日伪军。经过激烈的拼杀,除了区委书记王交民被捕外,其余干部全部冲出了日伪军的包围,遗憾的是,李雅林中弹牺牲了。这位抗日巾帼的英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