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居群。记者 郭诗梦摄
关中民居典型代表——复建后的崔家槐院。 记者 郭诗梦摄
韩城党家村传统民居群(资料照片)。
说起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人们准会想起“陕西八大怪”中的“房子半边盖”。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多为窄长幽深的封闭式合院布局,两侧厢房为单坡屋顶。“房子半边盖”,说的就是单坡屋顶这种建造风格。
2021年,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历史中走来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之一。关中曾是周、秦、汉、唐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和黄土文化的重要地带。早在6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开始建造活动。半坡、姜寨、杨官寨和周原遗址,都反映了先民们运用各种工具进行住屋营造的事实。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陕西关中地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该技艺所建造的民居风格极具关中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不失实用性。
该营造技艺延续了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传统风格,并根据关中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加以改进,以秦汉“豪放朴拙”为本,以隋唐“雄浑壮丽”为表,以明清“精细富缛”为实。营造手法大气,讲究大跨度、对称规整,巧用夯土筑墙或将木结构与黄土墙结合起来,使得民居布局紧凑严谨,纵深狭长,大气恢宏,最终形成封闭式合院布局、两侧厢房半边盖的特点。
关中传统民居突出防水、防风沙、防火、防地震等综合功能,夏季可遮阳光收集雨水,冬春季可抵御风沙侵袭。关中民谣“家家厢房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很好地诠释了其中的智慧。
同时,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师传严格,讲究传统文化要素,突出影壁、屋角石构、吉祥图案雕刻,赋予安居、避邪、求祥和的美好祝愿。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价值上,关中区域内半坡时期筑屋营造活动中地基、梁架、屋顶的出现,为研究人类建筑文明提供了历史的“活标本”;文化价值上,该营造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和合文化”,传统信仰、习俗、禁忌、礼仪等文化要素体现在技艺的多项环节;艺术价值上,该营造技艺注重石雕、木雕、砖雕、影壁、檐廊、花窗等的创造,具有耕读传家、敬畏神灵的内涵,延续着关中先民的审美意识、文化修养、价值理念;科学价值上,该营造技艺采用土木砖混结构、榫卯框架,给排水系统严密,科学合理,具备防风沙、防火、防盗,以及抵御地震灾害等综合功能;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上,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华夏农耕文明在居住营造方面的集中体现。
目前,保存完好的代表性关中传统民居院落有党家村传统民居、唐家大院、崔家槐院、雷家宅院、孙家宅院等。
仍光彩夺目
明清时期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奇葩,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活化石”,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建村700多年的党家村。
党家村中20多条巷道纵横贯通,主次分明。村里现存100多座四合院,以及保存完整的宝塔、祠堂、节孝碑、看家楼等古建筑。其中,祠堂、文星阁、节孝碑、看家楼、泌阳堡已被加以保护。
走进四合院古建筑群,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列于巷道两侧各家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每家的门楼装饰都十分讲究,朴实精美,旁边还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门枕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竖立双体线雕门墩。门楼两侧的砖雕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及几何图案、八卦图等。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或木雕或砖刻,从内容上看大致有光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
大门内的照壁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的是“鹿鹤同春”“五福(蝠)捧寿”,有的则呈现一个大大的“福”或“寿”。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
村东南的文星阁风水塔,像是直插云霄的桅杆,挺拔中透着一股坚韧。各层外观上的砖雕文字,似乎都寄托着党家村人“修身治家”的生活理想。
这些古建筑是文学、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党家村古建筑村落整体,更是中国北方关中地区数百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党家村古建筑村落历经数百年仍光彩夺目,除了该村自然条件优越外,还在于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保护。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房屋基本没有大拆大改,保留着原有的建筑形态,是我省目前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村寨。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认为:“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
留下时代文脉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华民族之瑰宝,而这一瑰宝却面临逐渐消失在现代建筑崛起大潮中的困境。因此,以王勇超、王顺利为代表的致力于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的热心人,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自发承担起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的收藏、保护、展示,以及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挖掘、整理、传承和申遗等任务。
“我们对关中传统的古民居采取了异地整体搬迁复建的‘抢救’,特别是将渭北一带的一些民居古建筑通过整体迁移集中保护了起来。”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参与当年搬迁工作的王顺利介绍,在搬迁复建的过程中,他们对每座古民居进行测量、记录、拍照,仔细研究房屋内外结构,小心翼翼地进行逐步拆卸,以确保复建时能恢复原态。
2012年底,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申遗工作启动。2013年,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技艺项目,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6月10日,该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关中地区世代相承的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的典型代表。
在保护、发掘、研究、展示、传承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过程中,我省提出“保护炎黄根脉 守望精神家园 传承民俗艺术 发展文化事业”的响亮口号,并按照“抢救保护、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培养人才;提高技艺、扩大影响;成果展示、技艺推广;规范标准、提升内涵”五个步骤落实。
关中传统民居群落及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受到国内外专家和相关机构的关注。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说:“关中民居建筑是一部历史,是对地域百姓生活历史的记载。”德国国宝级建筑设计大师、德国现代建筑理论的奠基人沃尔夫冈·迈森海姆说:“这么优秀的建筑的存在,是对世界建筑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它不仅仅是中国的。”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建筑及设计学系师生参观关中民居建筑后,感叹道:“关中民居建筑展现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出了地域文化和精湛的工艺。”
形成产业链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对区域建筑材料制作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现在,营造所需的各类砖雕、石材、木材等市场需求量大大增长,建筑专业学生的发展渠道也拓宽了。全国很多院校的设计或美术专业的老师,都选择带领学生到党家村等地开展课外教学,已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成为非遗项目后,选择将房屋建成传统民居样式的人越来越多,广大农村建筑手艺人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加,有精湛技艺的瓦工和木工成了“香饽饽”。
澄城县好运古建文化产业园是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渭北传习基地,集古建研究、材料制作、营造施工等为一体,设有包括石材、木业、古建“三雕”等20余个关中民居营造构件的作坊和工作室,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链。
如今,无论是在渭北民俗博物馆、大荔北贝马哲民民居、韩城老街、淳化泥河谷博物馆小镇、泾阳安吴堡吴家大院等项目的承建或修缮中,还是在韩城党家村传统民居、合阳县灵泉村古民居、咸阳市旬邑县唐家大院民居等传统民居建筑的维护修缮中,或者是在各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修复保护中,都能看到经过培训的民间匠人忙碌的身影。
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在关中地区的名镇古村、非遗街区保护利用实施中,通过与现实生活结合,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正在得到活态化传承,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方式走进新时代。(记者 毛毛)
,